美文网首页
假如我在21岁逝去(上)

假如我在21岁逝去(上)

作者: 笑寥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4:07 被阅读0次
假如我在21岁逝去(上)

在循环一首歌,因为实在太好听,我由昨晚码下的这个题目所一直压抑的心绪,竟突然不见了。

导致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头,真是哭笑不得。

提起来,我原先并不记得,或者说没有多在意的,即3月26日为海子逝世30周年忌日这件事情。

接着便在浏览器推荐栏随意翻阅时,从推文里得知了。

作为一个21世纪受过基本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我还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别的不说,一些好诗句,也是念过的。

所以,不可能不知晓“海子”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诗人。

然而,今天在此我不作科普,有关海子的生平,就不拿来凑字数了。

我要说的,是看过几篇推文后的想法,以及,文章拟这个题目的原因。

可能,这也是我第一次大言不惭的讲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自己的认知了。

推文共三篇,在当下的环境,我也不敢保证我看到的都是原创文章,甚至,标题就一定是这个标题。

我把题目放在这里,聊以,供感兴趣之人去搜索观阅吧。分别是:《海子,不去纪念也罢》、《95后诗人之死:贫穷是压死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天纪念海子,更要抛弃那些假而空的东西》

如上。那么,开始。

在由他们的观念引发出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我自己对于“诗”和“诗人”的认知。

这两者的定义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想法,奇怪的是,我们并不常多见到一群人在大肆争执和辩驳,“诗是什么?”“什么是诗?”等疑问。

可能这其中不乏有人在被问及时含糊其辞道,“诗,诗?不就是诗嘛,如此,如此...”,但也不敢全部乱锤打死。事实上,我目前的程度所能想到最好的答案,应该就是把何为主观概念解释一下而已。

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嘛。

是啊,“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来就等于没问啊。

哈。皮一下,很开心。免得招惹到杠精般的存在,解释不清。

喜欢宋代戴复古《沁园春•一曲狂歌》里一句“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喜欢当下李诞一语“年轻人在20岁之前,都应该是诗人。”

所以两相结合,在简书中投稿的时候,我更偏颇于“自以为诗”和“我不是诗人”两个专题。

这是科学乃至玄学也没办法解释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过生日收到过一本《海子诗选》。在那之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是已经会背了的。

练字本上抄过,桌子和墙上也写过。

放到今天,要我来形容初遇到一首好诗是什么感受的时候,我还会仍旧坚持我最初的想法。

好的文字,和好的人一样,该是让人惊艳,让人沉醉,让人心跳加速、呼吸暂止,灵魂受到震荡,一瞬间整个世界全是他的感觉。

譬如“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当然,个人感觉总是掺杂了太多主观意向,对一首诗或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也相当大的取决于你自己的眼界和见识。阅人无数的人不会轻易就觉得谁美得不可方物,而初出茅庐者往往难以自拔。

这一点,在第一篇推文里作者有表示,网上传播得比较广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令人神往,但初见时并不多想,后来才得知这是出自海子之手。仔细思考之后发觉,“其实这也没什么,称不上千古绝唱,也不是惊世名言。”

由此,我来杠了。其实他的话语不算过分,但是,我希望我们在读什么作品的时候,都能了解到它产生的年代。毕竟我们在欣赏过“青”后,总会觉得“蓝”不过尔尔。愈是脱胎于,就愈是相像。愈是相像,就愈发觉得平凡。

第一篇推文的作者“由于网民的热情追捧,不由得随手搜了一下海子其人”,又看看其他诗作,随便翻阅了一些,最终下了定义,“其实也普通,还真没什么好看的”。

就此,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于三观,发表了一应令我感到颇为无奈的言论。

“诗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而己,写的诗别人无法理解,可以孤芳自赏也挺好。

如果是因为诗没有人追捧,觉得寂寞而选择自杀,这样的诗人不去纪念也罢。

世间很多事都是很戏剧性的,活着的时候籍籍无名,死后又忽然成了大家,这种事挺多,谈不上稀奇。

有时候会随便一想,如果海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

我想会是两种结果,如果他的诗被现在的读者这样追捧,被大量的粉丝追随膜拜,那么他一定会好好地活着,签名售书,跟粉丝合影留念,天天忙于奔波讲学,传授他的创作心得。

但是,还有一种结果,就是他的诗仍然无人问津,依然籍籍无名。很可能他会再一次选择自杀。

斯人己逝,愿后来者能理性地思考。人生除了诗和远方,更重要的是当下和自身价值的定位。

几十年过去了,海子的诗依然很多人在读,这些人是真的懂还是装模作样在附庸风雅,不得而知。”

如上。坦白来讲,传递的观念不错,颇有警醒之念,假如,这一切都是在海子果真是因为无人赏其诗而郁郁自杀的前提之下。

然而,并不是。

我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和立场去批判他完全不懂海子,这也只是我的猜想。站在我的角度,我只能说,他完全不懂诗。

倘若诗人真的是孤寂于世上,难得一两知己而特立独行的话,那也是在他写诗之前就已经这样。

这个因果关系无比的简单,因为有言语无人听,因为予人听也不得其意,因为一些经历让他成为了这样的人,所以才有了诗。

我没办法做一个完整的统计,但我猜想,世上应该有很多人所写的第一首可能不足以称之为诗的诗,都不过是藏了些自己说不出的言语罢了。那些言语,有的说给自己,有的说给一个喜欢的人。仅此而已。

所以,我向来认为诗是简单的,不管是从结构上,表达上,创作上,甚至包括作用上,都该是简简单单的。不争那些乌七八糟的名头,更自我,也更自由。

三十年前的海子为何自杀,我们或许永远也不得而知,但我乐意相信,那是简单干净的缘由。就像普通人做“午饭吃什么”一样的选择。只不过,那个时代赋予了他不一样的高度,才会引发到今天都依然高亢的争议浪潮。

那么,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自杀,真的是诗人的惯性吗?即便海子不存在“自杀以求诗名”的问题,其他的诗人就也不会这样想吗?那些后来选择自杀的诗人,受了多少海子的影响呢?

其实这些问题让我自问自答起来着实可笑,也是为了引出第二篇推文不择手段了。

来自《95后诗人之死:贫穷是压死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句的话 :“请把我枕头下的笔记本随我一同埋葬。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

2016年9月24日,诗人凯歌留下这封遗书后,在自家后院的树上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实话实说,还从未听说过这个人,看过文章之后念叨了几句他的诗,才发觉,也还蛮好。但是,当时心下其实有了另一些自相矛盾的想法,我在想也许一个诗人本身,比他的诗要重要得多。只是诗成为诗的时候可以多少拥有一些价值,而诗人本身,很难。

文章中介绍说,凯歌生下来的时候就患有先天残疾,具体没有详谈,毕竟这也不是作者主要想表达的地方。

因为身体的原因,他难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换取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写诗很有天赋,但微薄的稿费也不足以支撑他的生活。最终在贫穷之下,他选择了自杀。

于是推文的作者得出结论,选择死亡是因为穷,穷是因为写诗。看起来似乎能解释很多诗人死亡的原因,毕竟穷文富武,多数选择以文字寄托生平的人都不富裕。

但这个观点其实很怪,照这个逻辑继续列下去,我们会得出什么呢。

像这样。自杀因为穷,穷因为写诗,那写诗是因为什么呢?我想,还是因为穷。

诗与生活,即理想与现实,更像是两个并列又矛盾,可以相通又好像只能存一的寄载空间。

当现实这个空间让你伤痕累累、寸步难行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找到另一个空间的入口。

大概青春期时,一脑子烦闷无处发泄而选择记日记的时候,也算另一个入口之一。诗和诗人,也许就是这个空间里规模最庞大的种群。

用更浅白的话讲,不过是重压之下,选择逃避。

而逃避的极致,就是诗人凯歌这样,直到消亡。当然,并不是全部的诗和诗人形成的原因都是这样,这里所讲的诗,和多数人用来炫耀辞藻积累及文采,用来放在纸条之上予以恋人,用来亲朋相聚聊以调节氛围的诗都不同,这里的诗,赌上了生命之重。

抛开凯歌的故事,我要说的第三篇推文中列举了很多其他的例子。从海子逝世之后,同年的5月31日,诗人骆一禾突发脑血管破裂去世。

1990年10月19日,诗人方向服毒自杀;

1991年9月24日,诗人戈麦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12月13日,诗人徐迟从六楼病房纵身自杀;

2007年10月4日,诗人余地于家中自杀身亡;

2010年12月30日,诗人马雁在上海某酒店坠楼去世;

2014年10月30日,诗人陈超自十六楼纵身跃下;

... ...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

假使不那么刻板的定义“诗人”的标签,又或者忽视掉“诗人”这个标签背后的伟大意义,以上诸位,不过是些平凡人。但同样的是,因为并不完全了解,我们也无法对当时他们各自自杀的原因作出明确的推断。

肯定的是,其中必定是复杂的。家庭,环境,时代,和各自的经历,这些组成他们生命完整的每一部分,都有其不能忽视掉的影响。

我乐意作一个猜想,用诗人一惯的浪漫情怀,笼统总结一下。

可能,该是现实是不想要的,而想要的,是在别处。有的知道在哪,有的干脆不知道。

所以他们,都离开去寻去了。

如此。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接受由于海子开了先河,所以会使后来的诗人觉得,“似乎自己还活着是一件羞愧的事”,这种说法。

但是,究竟如何,我们依旧不得而知。

(理一下心绪,之后再写)

相关文章

  • 假如我在21岁逝去(上)

    在循环一首歌,因为实在太好听,我由昨晚码下的这个题目所一直压抑的心绪,竟突然不见了。 导致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头,真是...

  • 如我逝去

    若我遭英年仙故,衾裹绸帛锦缎 置于蔷薇之塌,黎明浸没河央 诵佳曲情词以为悼 天若有灵,化吾作虹彩霓光, 悉顾慈母 ...

  • 假如我今天就逝去……

    假如我今天就逝去 我愿成为一道微风轻拂着你 假如我今天就逝去 我愿成为一丝细雨沁润着你 假如我今天就逝去 我愿成为...

  • 假如我今天逝去

    假如我今天逝去 你是否会大声哭泣 让我听到你的真心 从此不再含蓄 假如我今天逝去 你是否会继续努力 让我的灵魂附体...

  • 北京

    在北京再不文艺的人都会被熏成假的文艺青年。譬如我。

  • 致青春

    有些东西,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不懂的珍惜,当我们即将逝去或逝去的时候才懂得它的珍贵,比如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

  • 黄舒境:再见,我的2022

    今天是2023年1月1日,对已经逝去的2022,我有许多话想说。 2022年对我来说是坎坷的,如我在B班,如我与知...

  • 假如我是一朵云

    假如我是一朵云 周思宇 假...

  • 在逝去

    君生, 君老, 君随风而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生命轻盈得像一阵风,自在地在世上飘过...

  • 假如.问情

    假如我是云,那,天在哪里? 假如我是浪,那,海在哪里? 假如我是树,那,林在哪里? 假如我是山,那,水在哪里? 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如我在21岁逝去(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x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