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一定想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好,更幸福。
但是人生也一定不平坦,一定会遇到挑战甚至难以逾越的难题,总的原则和方向是怎么样的呢?人生该如何进化和迭代呢?
1.树立远大目标,但不执着。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节选.
简单来说,有些事你努力就能取得成果,有些事就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改变不了,就不能执着。
考大学要努力才考得上,至于清华/北大还是哈佛/牛津,就不要执着。
2.重视过程体验,臣服真相。
人生一定会遇到难题和痛苦,想得到的得不到,得到了又无聊,难受和痛苦会促进反思和调整。而后采取的行动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失败可能孕育下一次成功,而成功也会再一次失败。
无论成败,到最后还有一个事情在终点等着--死亡,战胜不了宿命,人生终将以“失败”收场。
好有一个职场“彼得原理”也在展示这个道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这提示的已经很明显,以终为始,不是你能拥有多少,还有你能放下多少,“放下”将是“峰终定律”的最后一刻的体验支撑。
如果人生简化成从出生到死亡两点之间的距离,我们终将发现:这个过程就是所有的风景,换句话说,体验是王道,这才是真实的。
《英雄之旅》和《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一再也在为我们揭示这个“真相”--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的历程。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认为人生就是财务自由或者考清华,只有那个重点你才有条件开心,成功了固然好,但就像《幸福的方法》调研的结果一样,最多持续3-6个月,就会回归平常的感受,新的烦恼会很快占据;如果不幸失败了,那么连终点的愉悦也没有了!那意味着什么呢?
3.使用成长逻辑,成就一生。
任何我们遇到的一件事,喜悦/成就/失败/沮丧/伤心/难过....,我们都可以问自己: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就是成长思维,帮我们“负转正”,帮助我们理清目标和方向,让我们连结“本心”,再回到“初心”,也帮我们“自省和升维”。
升维和好奇成长的相互作用下,我们的心智就有机会进一步突破,我们开始学会“臣服”眼前,接纳和享受眼前发生的一切,也就能“活在当下”,我们的生命也将焕然一新,甚至无限接近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或者说王阳明的“心的世界”。谁知道呢?
这时候,我们开始逐渐理解下面祷告文的意境: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1934年写下了一篇堪称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过好我的每一天,
享受你所赐每一刻,
把困苦当成通往平安的道路,
像主耶稣那样,接受这罪恶的世界,
按其现实本相,而非如我所愿
相信他会使一切变得美好,
只要我顺服他的旨意;
我可以在此生有合宜的欢乐,
并在永生里,与他永享至福。
阿门。
如果再用一句话来总结一生的进化路径的话,那就应该是“定初心,觉当下,信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