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一直在看我的打卡文字,一定会发现从去年开始愈来愈少。上一次达成21次打卡还是去年一月,之后基本过不了10次。近几个月更是少得可怜,除了单独成文的内容,竟没什么可以在这里留下印迹。想想也不适合再以打卡命名,不如放下任务心态,只是随意为之便好,故称随笔罢。
01-06
07
数码产品于我就像有魔法,不管是手机、kindle、ipad还是电脑,在彻底game over之前,总会莫名出现一些奇怪的小问题。如果用科学的方式去看,应当是某个程序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一点问题,比如手机突然怎么点都没有反应,或是kindle的咪咕界面突然没法在线阅读或下载图书,但我不懂啊,感觉就好像是魔法失灵一样。有什么办法呢?这种时候对我而言只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关机重启,二是充电。一般这两个办法确实有效,而当这两个办法都救不了的时候,就只能向外求援了。至于为什么重启和充电能有用,唔,可别问我。
08-09
几十年来,胡乱地写过很多歌,通常都是先有歌词,然后哼哼唧唧地找出适合的音调和节奏。实则这词不过是灵感涌现,曲子这块更是完全涉及不到专业,没有简谱五线谱,没有和弦层次。反正就是自己唱着玩的,开心就行了。
不过这些瞎胡闹的歌,还真是都有旋律,鲜有rap风格。看了些近期的综艺节目,某天一早突然有了灵感,起床穿衣的时候,洗漱化妆的时候,忍不住来段rap,等到到了办公室,大笔一挥,赶紧把这灵光一现记下来,就是No-no了。
我还是很喜欢写英文歌的,因为中文歌你要是歌词写得很low,那就是文字功底差,英文歌要是写得像No-no这样,那就是接地气。除了个别词有点“高级”,其它就是翻来覆去的几个简单词简单句。普通rap不就是这样嘛,脱口而出,耳熟能详,说得带劲,听得得劲,得嘞!
闺蜜说感觉很适合女团,这就对了,不就是因为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才有了的feel嘛。
10
每当以年龄划分人群,就会听到看到“70后”“80后”“90后”这样的字眼。而每一次他们在定义80后是怎样的、90后又是怎样的,都会让我不知所措。因为按这种划分我其实是“88后”,说好听点我们自成一派,说的不好听吧,我们好像挤在两代人的夹缝中。年龄划分,只是为了找共性,找共同回忆,而不是真的归类。所以你说80后这样,90后那样,我听着都有点像我,又不太像我,说90后我没有归属感,说80后这归属感我也不大有。
说得再深刻一点,我不觉得我该被定义。我不是80后,也不是90后,亦不是88后。我,或者“我”,可以被赋予多种色彩、多种意义。越是信息爆炸,越是发展飞速,就越要圆润包容。我们可以去学习,已被总结的所谓“70后”的拼搏奋斗、“80后”的认真谨慎、“90后”的敢想敢做,但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以及我们自己,都不该被贴上这些标签,哪怕这些标签是正面的,中性的。我希望我可以自由地走向任意一条路,我是所有人,我也是我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7369/90ba0da04fe31f7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