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认知疗法不给来访者讲大道理,也不教给他正确的思想。认知疗法是让来访者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认知治疗中的许多认知技术就是教会来访者正确的认知方式。一旦来访者掌握这些技术,他的认知观念就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情绪和行为也就相应改善了。
发散性思维技术讲解
——思考各科可能性,消除猜忌心和不安
时钟已经指向6:30,园园妈妈感到非常焦虑,到放学回家的时候,孩子没有回来,时间已经过去将近1小时了。园园平时都能在5:30左右回家,到5:30的时候,妈妈看看孩子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叫门,心里就有些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就越发感到不安,在家里来回踱步,做饭的心思也没有了,忍不住给在办公室加班的老公打电话。他告诉老公说,孩子到现在还没有回家,都已经六点多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出事了,会不会是出车祸了,会不会是被人给拐走了。老公一个劲儿的安慰妻子,不见有多大效果。怎样做才能安慰园园妈妈,让她的焦虑情绪缓解下来,采取理性措施去解决问题呢?这时可以采用认知疗法中的“发散性思维技术”
1.什么是发散性思维技术
面对某个客观情况(事实或现象),当事人不知晓导致具体原因,他做出消极或极其糟糕可能原因的解读,引起焦虑紧张或者猜疑心等消极情绪时,咨询师引导当事人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各种可能的原因,拓宽当事人的思维宽度,缓解当事人情绪的一种认知技术。
2.发散性思维技术要点
发散性思维技术应用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客观事实或现象,第二步是寻找更多可能原因解释,第三步,评估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用百分比%来表示)。最后一步是采取行为来验证可能性。就是寻找相应证据和做出某个行为来验证这种可能性的真实性。
3. 发散性思维技术实例
我们先以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明技术应用。首先,确定妈妈的情绪是由“孩子在正常放学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来”这个事实引起的。其次,考虑更多可能性,妈妈提到了两种可能性:出车祸和被拐走,咨询师(或者周围的人,如丈夫)需要帮助妈妈考虑到更多可能性原因,如班级参加集体活动晚了,或小组活动晚了,或者单独被老师留下了,或者在回家路上和同学玩忘了时间等。第三步,评估这些可能性的大小,妈妈做出这样的评估:出车祸5%、孩子被拐 5%、集体活动20%、小组活动20%、被老师单独留下30%、路上玩20%。最后一步,确定验证这些假设的真实性,妈妈需要采取的行动。妈妈可以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是否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或是否被单独留下,妈妈还可以与孩子好朋友家长联系确认,甚至可以顺着去孩子上学的路上去找等等。当妈妈通过发散性思维,发现其实有多重可能性,特别是当她发现自己在焦虑的时候可以采取行动,她的焦虑情绪就能得到更大的降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