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心理学的课程,不管是关注先天因素对人的影响,还是思考后天环境对人对塑造,“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如果人的行为,的确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因素、后天经历、当前环境所决定的,那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能有多大取舍呢?我们在行动和决策时,有多大程度是“自由”的呢?
王阳明四句教中“心之体”的概念,应该就是指这个去除了各种被动因素的那个主体,而儒家的“格物致知”,本质上就是通过理解各种环境因素,而获得自身行为的更大自由。
相比之下,佛学在社会层面上主要关注人的情绪反应,而既然人在情绪反应面前很被动,于是说“众生皆苦”。所谓“轮回”,也便是被动的一种体现。于是,既然构建“自我”的外在因素,都是“虚妄”“无常”,那不如用“戒定慧”来破除“我执”,从而实现脱离被动。
破除“我执”这一点,就跟道家讲的“无我”有些相似。道家在哲学上强调的“无”“空”的概念(好像佛法也有“空性”一说),也就是类似的去抛弃外在这些决定人行为的东西,从而让真正的自主性得以存在,也就是“自在”“逍遥”。
当然,西方哲学里对这个话题的思考也很多,各大宗教应该也都有自己的路子,可惜我还不怎么了解。我想到的,就是最近美剧《西部世界》第三季完结,里面对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程序”吗?是人选择了自己的路,还是路“发生”在了人身上,人只是被动的“乘客”?
我个人感觉,绝对的自由意志应该是不存在的,人总归还是会或多或少受外界影响。只是,我们有多大的自主性,就决定了我们对自己人生有多大的选择权。所以,教育的目的,也就不是帮人做一个“好”的选择(功利主义),而是帮人获得对自己行为更大的决策权。
关于自由意志,对教育的意义,在疫情中的观察思考,和实操的假设构思,我们明天继续聊。
每日精进 第1166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