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隐晦的故事,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定会找个时间记录下来,但不知道会是哪一天,直到我就这样一边发着呆,一边打着字,一边开始回忆……
很多故事开始都让人感觉有无限的巧合,当时的自己也是如此认为,只是到后来,回头看,其实,就这。
2011年
我做着室内设计师的工作,一个小公司的设计总监,和那些理发店的造型总监一样,头衔看着年少有为。风趣幽默的谈吐,初生牛犊的冲劲,和自以为是的英俊,造就了自负又懵懂的我。我虽没上过大学,却在这个年纪在省会城市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相对同龄人略高的收入,回到家乡不禁让人高看一眼,但是这种幼稚粗浅的认知,也是到了成熟后回望,那种羡慕的目光,其实一文不值。是的,这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这种形象,那种农村人自带的傲娇光环,惹来了父辈人的赏识。
父亲的朋友,托了个朋友的孩子,问问,有没有机会带着他去城市里闯一闯。所谓的闯一闯,多少有点投奔的意思,一时间小时候看的武侠义气涌上心头,自信瞬间化为自负,我这年纪轻轻就有人投奔而来,以后呼风唤雨岂不是指日可待,每每回忆到此处,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傻叉。这孩子叫江伟,一米八大高个,肥胖的身躯,伟岸的眼睛,伟岸能拉高距离,这里的伟岸是近大远小的概念,越小显得越伟岸。孩子内向,不愿意读书,初中毕业,家里安排着中专,技校,啥也不干,整日沉迷游戏,简单总结社会无知小青年,当然也合理,要不就我这似是而非的成就形象,这种级别的投奔匹配也就正常了。
回老家只是简单的办事,恰逢此事,莫名收了个徒弟,次日,便启程返城。自驾而行,从老家回到省城要四个小时的车程,依稀记得那是一个秋初,南方的秋初还是夏天,一路上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慢慢和江伟才熟络起来,本以为会是一个叛逆的不懂事的幼稚的傻叉,熟络后,发现只是一个叛逆的傻叉,懂点事,就像这秋日的烈阳,只有隔在车外,透过空调,他才明媚的起来。
虽然我也是个胖子,极端的自负我是胖子中最帅的那一个,江伟就变成了小胖,虽然他看着各方面都比较伟岸。拖着个小徒弟来到省城,不自觉自己像是一个长辈,评头论足间尽显家长作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小胖的居住问题,后来的后来,我想当我开启这个问题的思考时,就决定了后来的一切。
我十分不愿意的就是小胖要和我一同居住,这是个棘手的事,我不能接受我干净的卧榻上,承受两摊肉的重压,同性同床,对我而言似乎是不可能接受的任务,这个底线就好像没有战争,来压缩空间,我是不可能跟同性贴身坐的,又怎么能提同床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