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钻进被窝,“我的脚好凉啊!”我缩着身子颤着声音说。恰好儿子走进屋里听到了,转身回到自己屋里,给暖宝宝充上了电,说“一会儿就热了啊。”好细心的儿子!贴心地让妈妈感动。我赶忙不失时机地夸赞道:“谢谢儿子,真是一个暖心的小小男子汉。”关于儿子对我的关心,之前已写过几次。自从离开我们上初中以来,儿子的确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家里人不再犟嘴摆脸色,无论爸爸、爷爷、奶奶说什么都是肯定回答;对待学习,自觉主动,更加积极勤奋,我没再督促过他什么,只是提醒他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业时间。这次周末我还没说,他就告诉我,“今天下午先完成作业,明天复习读背科目。”在学校,每晚下自习后都打电话告诉我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轻松的对话中,我不但能捕捉到他一天的精神状态,也会及时给予鼓励与提醒。“这周过的真快啊”,是他每星期回来必跟我说的话。
微信中看到一句话,说:“父母的嘴影响孩子的路。”的确,父母的过度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自信和带有指责的表现,带有父母的不满情绪,这样可能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老公对儿子就不太注意这一点。昨天儿子因好奇,尝试把书法老师发的传单贴到家里电视墙旁边的玻璃上了,结果撕下来后双面胶却下不来了。我们回家时发现儿子在想尽一切办法清理残留。用湿抹布浸,烧开水泡,电吹风吹……说是在《新闻大求真》上看到的方法。地上一片狼藉,老公说你弄完后赶紧把地上清理干净,儿子说好。一会儿老公又说同样的话,我发现儿子的一声“好”又重又长,显然带着情绪。而我一直给他微笑,来来回回只干我的事。过了一会儿我看弄的时间够长,我说“你可以试试用清洁球。”一会儿他跑过来跟我说,“弄完了,看来找对方法就是不一样。”“那当然,方法决定成败。”
文章中说,“7到12岁的孩子,焦虑的想知道自己是否真正能够在某个方面成就卓越,开始根据与别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儿子每天晚上的电话,其实就是想听听我对她的评价,想得到我的肯定,明确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定位,建构自己学习生活的自信。所以每次我都会或多或少给予他肯定。有位教育家说“并不是只有教训孩子时才是教育,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是。”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并尽力身体力行。
马上要期末考了,儿子也很努力在复习刷题。我对他说:我的要求是班级前十名(期中是班级第六名),你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定。其实不论成绩如何,只要孩子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才能有更多种可期待的可能。
儿子,天气寒凉,但因你而温暖。因为一想到你,妈妈就满世界灿烂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