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有你有我,大家都知道。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刚才都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另一方说,我明明问你了,你说都行。双方就开始炒个不停。明明大家都觉得自己为对方考虑了,为啥结果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比起去小卖店买东西,让店主把东西递给你,是否更愿意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就可以挑挑选选,还不用看店主的脸色。吃饭的时候,如果这段饭是自己和老公一起做的有人切菜有人炒菜,这个饭吃起来是否更香。想拥有一款新手机,如果有一个店家告诉你,他可以把某些功能的设置权给你,相比其他成机,你是否更愿意买这款手机。
这些不同体验,差别在哪呢,就在我可以自主选择最后的结果。并且是真的自己可以选择。
沟通中,沟通双方都拥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很重要,并且这个权利是真的可以实现的。并不是问一句行不行就可以的。你需要真的让对方参与进来,仔细聆听他的建议,然后双方一起商量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太容易,很多时候只是展示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展示自己的内心。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现在觉得以前的政治课太好了。讲了很多很有用的沟通的做人的道理。但是很少有政治老师能够把里面的理念讲给大家,绝大多数时候老师念书,大家死记硬背。
这句话应用到沟通上就是说,你的外在行为言语都是由自己的内在意识决定的。如果想让对方真正参与进来,要先从内心深处认为对方是沟通的一份子。
每个人都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被认真倾听,大家都会皆大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