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与黄堡

作者: primates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14:00 被阅读523次

黄堡文化研究 第298期
作者:高建龙
编辑:秦陇华


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我国江南地区就发明了原始瓷,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推广,我国北方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开始烧造陶瓷,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黄堡窑创烧初期,烧造了大量的,低温三彩釉器物和高温釉黑瓷、白瓷,唐代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昌盛时期,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经济活跃,对外贸易频繁。手工业,养殖业,科技,交通,医疗,军事等均有了极大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烧造业,其发展更为蓬勃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窑口。如越窑,定窑,邢窑,醴陵窑,鼎州窑,寿州窑,磁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黄堡窑在这个时期,凭借其临近京城长安的地理优势,加之蕴藏丰富优良的坩土、林木、煤炭资源,极大地发展了陶瓷烧造业,为日后耀州窑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入宋以后,终使耀州窑成为我国著名窑口之一。

耀州窑遗址

黄堡窑以其得天独厚的原料资源和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是位处京畿之地,各种信息集中,容易接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城的影响。这里的制瓷匠人,相比其他窑口更为见多识广,思维开阔,他们善于借鉴其他窑口的烧造技术,吸取众家之长,并对绘画艺术、纺织印染艺术、金银器镶嵌等艺术门类的成功借鉴,同时主动切合市场要求,不断地、一代又一代地探索,改进创新,终于使黄堡窑在唐代,就以釉色品种多和三彩瓷而著称于世,也使得黄堡地区成为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当时的黄堡镇,不仅是瓷器的烧造中心,也是各种瓷器汇聚的销售基地。在目前出土的很多唐代瓷器上,就有仿金银器的造型和纹饰。黄堡窑遗址出土的青釉胡佣头,面颊宽短,头发自然卷曲成若个小卷,眼眶深陷,眼珠凸起,下颌突出,这说明当时的窑工,已与波斯商人有过交易,从黄堡窑遗址唐代文化层中,出土的有伊斯兰造型元素的瓷器,束颈、深腹、平底、单柄、敞口带流,并饰以茶叶末釉和棕黄釉,或许是专为伊斯兰国家烧造的。

耀州窑遗址内景

黄堡窑制瓷工匠们结合地域资源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烧造陶瓷,生产既符合当时社会的大众审美要求,又适合当地坩土原料特性的青釉瓷。在中晚唐时期,黄堡窑青釉瓷已趋稳定,泥料、釉料淘洗精细,可塑性、装饰性增强,造型更为丰富,釉层滋润饱满,装饰独具特色,其刻花、印花纹饰华丽精美,层次分明,划花纹样纤细圆活,飘逸柔美,若行云流水般充满灵动之感。其黑瓷、白瓷,造型丰满圆润,端庄大气,无不透漏出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大唐气象。唐代黄堡窑陶瓷烧造以三彩瓷、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茶叶末釉,黑釉刻画填白彩等品种。出产器皿包括杯、盘、碗、钵、盆、盏托、盒、釜、炉、瓶、罐、水注、烛台、灯具、瓷枕、玩具、酒具、茶具等,人物雕塑有武士佣、骑马佣、男女侍从佣,动物雕塑有马、骆驼、狮子、虎、狗、猴、鸡、镇墓兽等。另外还有三彩房屋模型、车马模型、建筑琉璃瓦。大多器物都是运用转轮就制,雕塑制品多为陶范模制,有些瓷塑则直接手捏制而成,再加以划、戳、镂空、彩绘等装饰手法。

黄堡窑青釉瓷装饰纹样,以牡丹、菊花、莲花为主,造型浑厚圆润,端庄而不呆板,典雅秀丽,反映了唐代人的审美观点和时代风格。莲花乃佛教圣物,唐代是佛教广为盛行的时期,黄堡窑莲纹装饰有黑釉塔式罐和三彩釉塔式罐,莲瓣采用陶范模制,贴塑于泥坯上,莲瓣分两层交叉排列粘贴,又分为仰式和覆式,颇具立体感。这一时期的莲纹,花瓣短而丰腴,十分富态,此于唐代人以肥为美的欣赏习惯相合,陶瓷器物上,这些具备雍容华贵之态的莲瓣纹,也是盛唐气象的真实体现。

我国先民从远古以来,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天地鬼神的祭祀崇拜,道教从老子创立以后,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有着深厚的的社会基础。《上洞八仙传》中,除曹国舅外的七仙均在唐代民间故事中出现。道教文化体现在陶瓷器物上的装饰有灵芝纹、鹿纹、鹤纹、龟纹、荷花等。灵芝,也称灵芝草,服之可成仙。《史记·孝武本纪》“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西汉刘向《列仙传》载“鹿皮翁食芝草饮神泉。”唐韩愈《与崔群书》“凤凰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鹿乃“仁兽”,自古以来,在中国吉祥动物中被认为是帝王和长寿的象征。鹿与禄谐音,含有功名利禄的意思。《易林》亦云:“君子怀德,以千百禄。”在道教传说中,鹿常常是一些神仙的坐骑。鹤在人们心目中是祥瑞之鸟,其地位在百鸟中仅次于传说中的凤凰。《淮南子》“鹤寿千年,以及其游。”唐代诗人王建《闲说》中,也有“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的诗句。在道教中,鹤是长寿和仙人的象征,所谓鹤发童颜,跨鹤西游,松龄鹤寿。龟为甲虫之长,为长寿之灵兽。东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汉朝贵族常佩戴以玉制的龟佩,印章纽也多刻做龟形。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大帝,宋时避讳,改玄为真,后世道家祀真武,则以龟蛇二物置于其旁。

牡丹从盛唐开始,成为当时最受皇室及民众喜欢的花卉,唐诗中有很多描写国色天香牡丹花的诗句。如:“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为习俗,人人迷不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牡丹种类繁多,形体饱满,花冠圆润,色彩富丽,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菊花纹,多用于碗、盏、盘类瓷器的装饰,是从金银器的装饰借鉴而来,经过制瓷匠工的再创作,形成了很多种变体,此类装饰纹样在唐代黄堡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唐代黄堡窑作为宋代耀州窑的前身,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佛教、道教、儒教以及异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瓷器造型和装饰图案。唐代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使对外贸易空前活跃,黄堡窑瓷器,也和丝绸、茶叶等物资,一道贩运异地,陆路经由长安城——即“丝绸之路”的起源地,西经河西走廊,新疆南、北古道,横跨亚州中部的草原、沙漠、河流、山脉,越过古波斯,销往地中海沿岸。水路以中国东南沿海古港口为起点,向东南通往朝鲜、日本,向西出中国南海,绕马来半岛经印度东海岸,越过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通往波斯湾和地中海的伊斯兰国家。

这便是唐代强盛的综合国力,在陶瓷生产业中留给后人的一点信息,大国风范成就了黄堡窑,为耀州窑烧造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雄厚坚实的基础,是中国陶瓷史的一笔宝贵遗产。

相关文章

  • 大唐盛世与黄堡

    黄堡文化研究 第298期作者:高建龙编辑:秦陇华 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我国江南地区就发明了原始瓷,经过不断的改进和...

  • 讲座记录 | 隋富唐强 大国梦与人文精神

    现在讲盛世说的都是大唐盛世,那隋唐是否应该分开?我们讲汉武、大唐、康乾三大盛世 ,这其中唯一没有争议的就是大唐盛世...

  • 李白与盛世大唐

    一直都听到这样一个问题:是盛世大唐成就了李白还是李白使大唐盛世更加完美? 作为一个历史小白,我无法给你定论,我相信...

  •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 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

  •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 张文韬 现在文献中对中国记女性足不出户,这里人十分迷信,柏杨丑陋中国人更是说人人没素质,一个中国...

  • 大唐盛世

    至今,外国人把中国移民聚集的地方仍叫唐人街。这就是大唐对后世影响之一斑。 中国文化在唐达到顶峰。 佛教在中国也达到...

  • 大唐盛世

    大唐风流妖猫传,万里朝霞美少年;鹤舞九天美人在,千古绝唱人心还。《大唐盛世 心之道》 ​​​

  • 大唐盛世

    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唐朝吧?竟然这样,那你肯定也听说过“大唐盛世”这个词了。那么,唐朝又“盛”在哪儿呢?下面,就让...

  • 大唐盛世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续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公认的强盛朝代之一,称为“大唐盛世”。 唐...

  • 大唐盛世

    大唐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盛世,是因为他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也因为有一个好的制度大臣和思想 唐朝在农业方面农民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盛世与黄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n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