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基础和论证的。《乡土中国》是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之作,代表了费孝通先生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及从实施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费孝通先生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在当时的社会学界,是有开创性的。
——郑杭生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都市生活中,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薄。在乡土社会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经常看到有人会说生活在城市里久了,整个人会变得冷漠,有时住了几年对门的邻居你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出门遇见心情好会笑一下打个招呼,心情不好可能扭头就走,大多数情况你宁愿低头看手机假装没看到。事实看似就是这样,有时会觉得难受,农村就不会是这样,我们不去探究城市里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是否真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给我的感觉就是亲切真实,路过谁家都可以说上两句拉拉家常,总会洋溢着很多笑声,这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很朴实吧。不过这种简单的快乐也在慢慢地退去,在我慢慢长大的这些年,有很强烈的感受,农村里出去务工的人多了,刚开始剩下的只有年级稍大的老人,逢年过节会多一点,热闹一点,后来啊,年纪大的都被接去城里,很多时候路过只是一座空房子,有时候会有那么一只小土狗还守着家,再看时,那只狗也就不见了或者四处找吃食,变成了一只野狗。农村里变得越来越冷清,很多人都互相不认识,年轻的很少回来、老人逐渐老去,优势会来一些承包土地的承包商,把这里变成一片陌生的圈钱地。
看到书里的这句话,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村子里一打以上的“王大哥”可能有几个已经不在了,有几个也不知去了哪里,留下的只有空空的房子,路遇熟悉的人打招呼很觉得很暖很开心,就像我回家时少数跟爸妈年纪差不多的大妈大叔会笑着叫出我的名字,每次都会问我多大在哪读书,我也不会觉得烦,反而觉得暖暖的。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而生活基础。
在我们乡下,这种家族文化的投射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我觉得可以称为家风,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在世世代代繁衍生活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有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也有可能是因为祖辈遭遇。这种文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一种祖辈亲身经历得来的生活经验,但是不得不承认,总有人会有长辈所看来的“离经叛道”的行为,有人会选择不按照一直的行为方式,另辟蹊径,有其他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总会有人在成长中有叛逆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社会在变现实在变,所以有很多东西都不像以前那样,变或不变都是需要给予思考的。但无论这些东西在现在怎样,它们的存在肯定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社会条件在发挥过重要意义,是对一个大家庭某些方面的投影所以需要我们去接受。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互相不欠人情,也就无法来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