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小惠幸福双翼学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周末下午,孩子突然告诉我,她想要买指甲贴,并且请我在出门的时候,顺便去楼下的超市帮她找找,再拍照给她挑选。
放在以前,我肯定会火冒三丈,立即开始训斥:“你现在是个学生,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又不是成年人,贴那个东西干啥?”
但是现在,我学会了闭嘴。
我知道说再多也没用,孩子本身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注重外表的人,给她买一次让她体验一下,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到了超市,我很快就找见了指甲贴,可是拍了好几种样式她都说不满意。
我给女儿发消息说:“明天咱俩一块去看。”她发了一个同意的表情,就没有再回复我了。
到了饭点,叫女儿吃饭时,她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肯出来,老公又叫了她一次才答应,看起来有点不太高兴。
当时我选择了沉默,因为不开心的事情还是吃完饭再聊为好,这会儿先不要和她讨论,免得破坏气氛。
吃完饭已经快八点了,我问女儿:“你是不是因为没有买到合适的指甲贴,有点儿不高兴?”
她不吭气,我也没有再问,过了一会,孩子突然对我说:“我还是想要指甲贴,而且现在就要去店里买。”
我没有回避她的问题,顺着她回答道:“商家十点就要关门了,那就赶紧准备,一会就出发。”
路程不远,只有十来分钟,路上我问女儿:“你就那么想要那个指甲贴,明天再去都等不及吗?”
她肯定地回答:“是的,我现在就要买到。”
我们一路小跑,像赶集似的,终于赶到了商场。
大商场的小饰品都在负一层,我们直奔饰品店,总算找到了指甲贴。
我和女儿挑了半天,在两个颜色之间纠结,最后总算买到了合乎心意的指甲贴。
回来的路上我问女儿:“吃饭时生气,是不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指甲贴?”
女儿说:“你给我拍的照片里,那些指甲贴我都不喜欢,但你也没有再到其他店去看看。”
我告诉女儿:“不去是因为你不在跟前,虽然我拍了照,但实物还是跟图片有差别,来回跑又浪费时间,还不如一起去的好。”
我又问:“那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呢?”
孩子说:“要把自己的诉求直接说出来,这样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想法,问题也就解决了。”
我高兴地对她说:“没错,这样多好呀!清晰地沟通真的很舒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d275bc12a14b38dd.png)
学业为重,体验为辅
回到家后,女儿就自己看着说明贴了起来,我也帮着她贴了三个指头,完工后我一看,确实很好看。
我肯定了孩子选东西的眼光,她却说:“这样贴着,而且还是右手,明天写作业怎么办?”
我说:“没事,明天试一下就知道影不影响写作业了。”
第二天,女儿才写了半个小时作业,就对我说:“妈妈,给我准备点温水好吗?我想把这指甲贴给撕了,碍手碍脚的,都不能好好写作业了。”
我赶紧给她准备了水,不一会儿,女儿就把指甲贴都撕了下来。
我问:“这么快就撕了?”
女儿回答:“难受死了,感觉指甲都长了,真别扭,还是我原来的样子舒服。”
“那些留长指甲的人是怎么做饭,怎么上卫生间的?我就奇怪了,他们为啥要贴指甲贴?还是等我放假了,再做个美甲试试吧。”
我欣然同意。
孩子要做指甲贴并不是“叛逆”,只是想体验一下那种感觉。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然的,尤其是当看到同伴有这样的爱好时,他们就更想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
好奇心、敢于尝试,都是孩子良好的自我感受和自信心建立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09dac90c04f332af.png)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意识不到这些,只会觉得:学生就该有个学生样,干嘛整这些没用的东西?
但现在,我知道: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而是首先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并且,在不危及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有机会充分体验,满足好奇心。
还有最重要的是,要记得幸福双翼的“23字口诀”: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按次序进行,一个都不能少。
亲情,永远是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只要桥梁稳固,即使青春期也不可怕。
编辑 / 黄慧文,斗斗
排版 / 周新蓉
图片 / Pixabay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0653/36b34f6e981d99ed.png)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