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权威的期待是知己般的信任,那就是巨大的力量源泉,而不是压力。
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领域有一个很好的词汇——抱持。精神分析领域认为,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样的两个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日常生活中,两宝养育时有争执,会找人评理,一般都会对大的孩子教育的多一些,因为他的优势会多一点。但时常大宝就会有委屈,说本来就不是这样的。还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发生了,在没人知晓的情况下,老人就会把这个责任归到孩子身上,孩子无缘无故的背上了这锅。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造就了孩子与父母间的间隔,慢慢的,孩子就会远离你。选择相信孩子,父母认可他,就不会有青春期的叛逆,这也是以后和孩子相处细节中要注意的事。
2.我讲讲精神分析的态度,也希望这成为我们学习心理学的一个态度。
这个态度就是,中立客观。精神分析师在给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会如实如是地观察一切呈现的人性,并且不会做好坏对错的判断,也基本不提建议。
对于这点的理解,从樊登读书会上听了好几本养育孩子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于孩子的行为不做评判,做引导,引导其说出真实想法。一旦加上对与错的评判,就会反感,慢慢的就不会有更多的交流。很多时候我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的价值观,而没法站在事情之外来引导。
对于好的领导也是,在员工存在问题时,不要在开始之初,就给予评判,而是需要引导员工,自己去思考问题,给予指点,然后再让员工自己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一旦做出评价,第一反应就是防备。
所以对于很多事,我们更多的是保持好自己的平常心,不做对与错的评价,而是需要引导,让其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