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临半坡。 生活压力扑面而来,时间和精力也大不如从前。曾经热闹的交际,觥筹交错的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再是愉悦和满足,而是疲累与力不从心。在与生活交手这么多年后,我渐渐明白了,人到中年,要学会过低耗的生活。
所谓低耗,就是为生活减负,让内心回归安宁。任何繁杂多余的,都是障碍,是消耗。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把人生调到“低耗”模式。降低不必要的物欲和执念,让生活删繁就简,让内心澄澈清明。 那些不被物质奴役的日子,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情绪低耗
半生已过,放眼望去,除了熬不完的苦,还有理不清的烦心事。每天带着情绪醒来,又伴着情绪入睡,时时刻刻都被情绪包围。有时候,崩溃只需要一瞬间。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绪耗竭。指个体的情感资源如果被消耗过度,人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中年以后,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情绪资源,避免情绪耗竭。
烦躁时,不如去小区楼下跑一圈,让苦闷随着汗水排出去;难过时,读一本好书,看部电影,把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事情上。崩溃时,干脆闭上眼睛,放空自己,直到情绪一点一点地平复下来。人生是一场修炼,情绪稳定,才能风平浪静。
社交低耗
人到中年,事情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有限。无效的交际,除了增添负担,耗费精力,并不会有更好的体验,在聒噪中流连,是一场巨大而持久的自我消耗。与其在觥筹交错中耗费心力,不如在在静谧中丰富自己。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才是中年人该有的醒悟。
身体低耗
俗话说,35岁前人找病,35岁后病找人。中年人的战场,不仅危机四伏,也如履薄冰。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危机,才惊觉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贵。
赚钱,不能以消耗健康为代价。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身体状况本就比不上年轻时候。身体的零件是需要呵护的,你总是用它,不保养,不休息,等到零件转不动了,疾病也就来了。到那时候,生活就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用来弥补以前的消耗。人生下半场,身体好,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精神低耗
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精神内耗有多累?”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别人一句话,心里想半天;总是纠结,浪费时间又牵扯精力;容易自我攻击,贬低自己……这些状态,都是精神上的高耗能模式。人一旦陷入高耗能模式,能量会源源不断地被消耗。生活中,大多数精神内耗,都是因为想得太多。当一个人陷入无尽的胡思乱想时,就很容易精神疲劳。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间很大,万音嘈杂。到了一定年纪,把精神调到低耗模式,才能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
记得《半山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活的磨盘很重,你以为它是将你碾碎,其实它是在教会你细腻,并帮你呈上生活的细节,避免你太过粗糙地度过这一生。”
中年以后,我渐渐明白,越来越累的生活,是一种提醒,你该过低耗的生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