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妻子的互动关系是什么,这将会影响整个家庭,尤其是孩子。今晚参加合肥市杜青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读书会,读《循环提问》———互相制约。
一个家庭治疗中的案例分析中,我深深感受夫妻之间应该坦诚相待,有时夫妻之间不坦诚,有想法,有疑问,有怨气如果一直都是藏在心里,那么,这个长久下去夫妻间肯定要出问题。
而夫妻间的问题,就会延伸到家里,家里的孩子们极其敏感,父母的关系他们很快察觉,对他们的身心都会造成影响。比如夫妻间很少有待在家里的共同时光,母亲喜欢晚上喜欢外出参加户外活动,而老公就在家里,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无情的妻子、绝望的丈夫。时间长了,憋屈来了,你不着家,我也不着家,那么孩子呢?情绪化体现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呢?
而夫妻间我更赞成互补模式,而不是对称模式。为何赞成互补模式,因为现实中我如果晚上外出吃饭,那么我希望老公晚上早点回家;如果今晚老公晚自习回来迟,那我晚上一下班就回家,或是晚上即使有饭局我也要请假或是带上孩子一同去。互补模式,让我们都安心。
但是如果长时间沉默,对等模式下,我出去,你也出去,那么孩子不就是最可怜的孩子了吗?
所以在进行家庭治疗中,关注一家人的一切,察觉细节,从而找到原因,尤其是夫妻关系。所以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家庭关系中呈现,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如今的工作,有时有不得已外出或是和另一半很少的呆一起的情况,的确需要改善。
其实和另一半或是亲密友人等等相处关系,的确可以尝试不同模式,相互坦诚,不管是那种模式,有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这个家庭,我觉得都正常,但是一定是双方的坦诚,不将委屈藏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