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假期的结束,春节档已悄然落幕,而作为春节档最大赢家的《流浪地球》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流浪地球》因其科幻片的标签,刘慈欣原著的加持被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和赞许,而每当一部作品被捧上神坛的时候,它也同样会面对很多质疑。
这本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正常的争论变成了情绪的宣泄就很可悲了,最近《流浪地球》就因豆瓣评分风波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由于《流浪地球》上映一周后评分由8.5滑落到7.9,很多人开始质疑豆瓣评分的公正性。
之后,随着“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的传言的发酵,各路“平衡党”纷纷站出来,给电影激情打一星,打五星。
豆瓣也受到影响,AppStore中豆瓣app的评论里也出现了大量不理性评分,大家争论的重点逐渐偏离了作品本身。
而讽刺的是,仿佛是预言一样,类似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状态早已在《流浪地球》的原著情节中出现过。
而这也许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想象力与警世预言的性质并存。
所以,与其陷入无谓的争吵,被情绪裹挟,不如多看看科幻小说提高思辨力。
今天,观著君想为大家推荐一部全方位展现科幻小说从创作到发展的高分纪录片《科幻先知》(后台回复“科幻先知”获取观看链接)。
《科幻先知》介绍了科幻小说史上8位重要的科幻作家以及他们作品前世今生的故事,时间横跨三个世纪,由曾执导《异形》、《火星救援》等经典科幻片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作为主要讲述人。
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清晰地梳理了科幻小说是如何影响如今的科技进步、电影工业发展以及科技成就是如何激发作者想象力的。
纵览几位科幻大师的人生,我们会发现他们成功背后的两个共同点:对科学保有持久的好奇心和在作品中注入对人性的思考。
对科学保有持久的好奇心
不管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故事中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创意的生发都需要科幻作家对科技有足够的了解。
事实上,那些科幻大咖涌现的时代也大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两次工业革命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彼时,科技还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新事物。
有“科幻小说之母”称号,写出《科学怪人》的玛丽雪莱就是根据当时一位物理学家给尸体通电造成尸体肌肉抽搐的实验获得了启发;
儒勒·凡尔纳本身就是一个业余的天文学家兼科学家,曾经为了让自己的小说细节更详尽,更有科学感,在图书馆写故事一写就是十年;
写出《2001太空漫游》的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经常在书中注入自己的数学、物理理论并常常自己亲自观测天体的运动。
海因莱茵积累的科学知识甚至可以给其他科幻小说家当顾问······
所以,很多科幻小说家能成功预测未来的科技成就并非是空穴来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背后是对科学和新事物的热忱。
在作品中注入对人性的思考
科幻小说大多以未来为蓝图,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优秀的科幻小说并非都是“讨人喜欢”的,因为很多作品触及到了很多人性的困境甚至是人性的阴暗面。
而这些“阴暗面”的灵感很多都是来自作者自身的经历,或者来自战争这种极端环境的启示。
玛丽·雪莱幼年丧母,成年丧子和寄居在亲戚家的经历使得雪莱对死而复生和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渴望十分强烈,这种诉求也正是推动小说走向的关键;
菲利普·迪克曾饱受精神分裂病症的困扰,但这却在另一方面促成了他超现实主义科幻的风格;
除此之外,海因莱茵常把未来故事和关于当时充满争议的社会评论相结合;
乔治·威尔斯因自己的花边新闻备受舆论压力,进而创作了《隐形人》来讨论当一个人摆脱社会枷锁后会选择善还是恶这个问题。
就连以擅长浪漫冒险故事的凡尔纳也曾以当时普法战争为灵感,在他的作品中讨论将科技用于战争后的反作用。
可以说,这些科幻大师们都有着把现实中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注入到作品当中的自觉,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有了警示世人的深度。
《流浪地球》的和原著作者电影导演在谈到中国科幻文学和电影的发展时都曾强调是中国快速发展所呈现的未来感促成了中国科幻的发展。
其实,除了未来感,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碰撞又何尝不是赋予科幻小说以人文关怀的土壤呢?
所以,抓住题材创作的机遇,书写出不同于西方语境下的科幻故事的时代也许才刚刚开始。
纪录片提到的主要科幻作家及代表作品:
玛丽·雪莱(1797-1851):
《科学怪人》
儒勒·凡尔纳(1828-1905):
《从月球到地球》、《蓓根的五亿法郎》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
《隐身人》、《星际战争》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1907-1988):
《严厉的月亮》、《银河系公民》
亚瑟·查理斯·克拉克(1917-2008):
《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
菲利普·迪克(1928-1982):
《高堡奇人》、《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乔治·卢卡斯(1944):
《星球大战》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