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频道又播出八七版《红楼梦》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播的是《苏东坡》,时间都在中午。
这俩节目我都特别喜欢,现在撞脸了,怎么办?看看这个台,瞅瞅那个台,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锁定了《红楼梦》。
当年,《红楼梦》的电视剧和电影相继问世,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有的喜欢电视剧,有的喜欢电影。据说,欧阳奋强和陈晓旭对自己饰演的宝玉和黛玉并不满意,而刘晓庆也不满意自己饰演的王熙凤。
几十年来,我一遍又一遍痴迷地看电视剧《红楼梦》,对那些演员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反正是百看不厌!但是,却没机会看它的电影版,直到有了电脑,这才得偿所愿。只是,仅仅看了两集,就没兴趣了。
据我看来,《红楼梦》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完美而无可挑剔的,刘晓庆饰演的王熙凤丝毫不比邓婕差,所差的是剧中插播的背景音乐。
在电视剧版的《红楼梦》中,每一次所插播的音乐与剧情的发展融为一体,增加了剧情的美感。而电影版的《红楼梦》,却缺少这种音乐,所以,无论演员的表演如何恰到好处,还是有一种干巴巴的感觉。
不过,电视剧版的《红楼梦》的台词有些问题,比如,宝钗说调制凝香丸的时候,有一句“没有雨,只好再等。”这是不对的,原著中说的是“那一年,恰好都有了。”
还有一些称呼有问题,比如香菱喊宝钗“宝姐姐”,这是不对的,香菱应该喊她“姑娘”。
还有贾母搂着史湘云说:“她爹史鼐升迁外放”,拜托,史湘云父母双亡知不知道?史鼐是湘云的叔叔啊!
出现这种错误,怪不到演员,应该怪编剧创作剧本的时候实在不够严谨。
《红楼梦》的电视剧和电影版的区别还在于结局,虽然都自己号称“忠于原著”,但是,电视剧忠于的是曹雪芹版,而电影忠于的是高鄂版。
而我本人,却是喜欢曹雪芹版的。
论琼瑶女士提倡的“善终权”
以前,琼瑶放弃对丈夫平鑫涛的治疗,让我很是反感。就觉得,他们既然经历了惊天动地的生死之恋,就应该像她书中写得那样,对丈夫不离不弃地陪伴到生命的终点。
在琼瑶的笔下,《一颗红豆》中的女主角初蕾能唤醒已成为植物人的恋人,总觉得琼瑶也应该这样做。
可是,读了她的《雪花飘落之前》,我才了解到,人在生命结束之前,各种器官功能的自然衰竭是不可逆转的,那种种的痛苦不堪,真不是常人所能感觉得到的。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解脱。
那一刻,我理解了琼瑶。
平鑫涛在2002年,身体就不断地出现状况,琼瑶无微不至地照料他,陪他看病,给他换药,直到病情好转。到了2015年,平鑫涛得了“血管型失智症”,琼瑶一直陪伴在身边,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了。
就算琼瑶在书中有夸大的成份,毕竟,她守护了丈夫好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琼瑶是人不是神,只怕唤醒植物人的奇迹也只能出现在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身上。
所以,琼瑶所提倡的“善终权”是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