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穿越千年的圣者对话:正解《清静经》,抉破千古至道奥秘

穿越千年的圣者对话:正解《清静经》,抉破千古至道奥秘

作者: 觉太极崔云鸣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0:01 被阅读34次

    穿越千年的圣者对话:正解《清静经》,抉破千古至道奥秘

    太易先生正解《清静经》

    太易先生在千聊“大道家园·羲黄讲堂”直播间正本清源,解读《清静经》,将千古至道奥秘,抉破无遗。

    我们可以领略到,太易先生用简炼的语言,严谨的态度,深邃的目光,精辟的智慧,为大家真传道学史上的名典——《清静经》。这是穿越千年的圣者对话,是直指本源的开窍之学,是难得一遇的实证心髓,是思想天空的神龙遨游。什么是道学的“六欲”、“三毒”?什么是终极的“精通”之境?什么是大道之本末清浊?而为什么生命会有“烦恼妄想”、“流浪生死”?……如此等等,皆是人类终极之问。太易先生一一为您解答。

    点击图片,听太易先生正解《清静经)

    点击链接直接进入直播间收听

    https://m.qlchat.com/topic/2000002911046782.htm

    百度网盘: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下载音频(提取码:4n96)

    https://pan.baidu.com/s/1-ys0Q8yyyitNgGrGCfBX9g

    题解之一:解"太上老君"

    这本经书托名“太上老君”而写。解经,就必须先解“太上老君”。要解“太上老君”,必须先梳理道学之传承。

    道学之始,与宗教无关。它肇始自七千多年前,伏羲神开我心,作河图及连山易,之后经由神农氏传递而做归藏易,到轩辕黄帝升华作乾坤易,乾坤易天卦数老阳九中含老阴六,是以不能进至圆满之“十”数,而只能返还为一,此“一”乃大衍之数的本体,独立不动,仅用四十九,可推演出宇宙万物之数。这是道学文明之主干,是道文化之源头,是易学里面的主体部分,名“先天易”,是证悟之阶梯,有体无用。黄帝之后,易学辗转流传至周文王,文王处时代之变,居羑里而演六十四卦,先天易于是破为后天易。后天易主要功能是指导各种应用,演化成后世林林总总数百种术数,影响力几乎旁及一切学科。

    然而,因作为证悟之用的三坟及天地之数、大衍之数、万物之数的失传,易学与道学分离,易学的发展并没有与科学衔接上,这也是“李约瑟难题”的一解。所以易学在古今误解都极深,不是等而下之当算命术数之学,就是错认为是哲学。盛世处大经,在当代,由于先天易的图、文重新发现,易学数理及本体重新问世,已经具备了还原为证悟之学的条件。当然还有科学的出现并发展到自身的瓶颈——这也是重要外因。两相结合,我们惊讶地发现,易学之本体——先天易,除了用来悟道证道之外,还可以发现先天易包含的数理部分,是人类数学没有“0”的先天部分,它的最大生发,就是西方现代数学。因此,先天易之数理可以完美地与现代高等数学对接,用于指导高等数学,并解决科学难题,这就开拓了“道学为体,科学为用”、“以道学指导科学”的新路子。东西方文明至此看到了合一的曙光,道学也必将实现了它应用的最大化。

    道学的另外一大源头,是轩辕黄帝。轩辕黄帝生活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内经》记载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少年开始就显示出巨大而与众不同的才能,成年后一统华夏,并统一文化,奠定了道学文明之基础,甚至是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基础。晚年骑龙而羽化登天,是至道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羽化案例。黄帝的道统,传颛顼、尧、舜、禹,留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法。轩辕黄帝的代表作,往往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三坟”里面的乾坤易之外,主要还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阴符经》,以及后来出土的《黄帝四经》。除此之外,多为托名所作。轩辕黄帝开拓了医道合一的传统,还有身国同治的道统,是道学上古时期的集大成者,也是道学另外一大支柱。

    历史上黄帝老子并称,轩辕黄帝之后的最著名的代表性传承人,无疑是老子。老子生活在距今2500左右的春秋时期,本为周朝的守藏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老子的寿命有150--200岁,初居洛阳修道,后西出函谷不知所终。老子留下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代表作,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将毕生至道心髓,在函谷关传授与尹喜之教案,内容极其凝炼,只有短短5000余字,却将至道修炼的最高法——无为法,阐述了八十一个例子,并按照阳之极数“九”的倍数,有机组合为八十一章,表达了无为法通用的“九重境界”的框架。《道德经》继承并升华了《易经》居首两卦:“乾”与“坤”卦,以“道”为“乾”,以“德”为“坤”,开创了易道合一之先河。《道德经》还继承了轩辕黄帝身国同治的传统,以治国比喻修身,将“圣人”比喻为元神,“侯王”比喻为真意,百姓比喻为元精(凡精),“用兵”比喻火候......如此种种,都是名相,无非以浅显例子指点至道无为法之深邃道理。以无为法为核心,《道德经》尚且描述了大道存在之情状及运行规律,并广泛涉及治国、养生、军事、科学、文学乃至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等等,是世界文明史里程碑式的具有永恒影响的著作。老子居于礼崩乐坏的末世,却可以与伏羲黄帝齐名,《道德经》功不可没。

    以上所讲,正是道学史之主干,伏羲、黄帝、老子,乃是道学三大巅峰,也是三大支柱,是促使道学从萌生到成长到成熟的三个历史巨人,他们所开创之学术,或者各有所侧重,然而殊途同归,都是指引后学达至寿敝天地、长生久视、天人合一、与道合真之绝顶学问,他们奠定了道学学术的主体及学科特征。

    以上历史,见于《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并有《礼记》《吕氏春秋》《周易》《三坟》等古文献为证,同时现代考古出土文物,如马王堆汉墓、大汶口太极八卦透雕象牙梳、卦象獐牙勾形器等等都可以予以物证,是考察道学史不可回避不可抹杀不可颠倒的信史。

    我们可以发现,直到老子《道德经》成书,文献学、史学里还没有“太上老君”这一词汇的出现。

    “太上老君”这个词第一次在文献里出现,见于东汉年间的解读《道德经》作品《老子想尔注》里面。这部著作在解读《道德经》名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时,创造性提出“太上老君”一词,曰“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同时,考诸二十四史,及目前出土的文物,正史并无任何在老子之前出现“太上老君”的记载,现代考古学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东汉之前出现过“太上老君”这么一个人物,可见,作为道学划时代宗师的老子,不等同“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一词,一开始是作为解《老子》的特定用语出现,后来才逐步发展为虚拟的宗教形象,甚至出现把伏羲、黄帝、老子都变成它的化身的颠倒之说。

    《老子想尔注》的作者,是洛阳太学一位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饱学之士——张陵(又名张道陵),大概生活在东汉年间。张陵曾为江州令,喜长生之术,后入龙虎山、鹤鸣山等地精修至道,以术安民。《老子想尔注》正是张陵的名著。

    通过《老子想尔注》提出“太上老君”这一词汇,并将之与无名无象、寂兮寥兮的宇宙本源——大道绑定,张陵进一步用受经、降鬼、治病、展示神通等外在手段,在当时文化落后的巴蜀民间建立了“太上老君”客观存在的信仰,至此,道学里面延伸出一个神学化极其浓厚的组织——正一盟威道。这种手段就是道学前弘期很重要的一种手段——神道设教。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汉代,道学里面部分地出现了宗教化的存在。后来经葛洪的进一步理论巩固,及至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出现,道学神学被完整的虚构出来,并在以后近两千年时间里,发挥着教化民众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后世学者虚构的神学形象如何变幻,太上老君作为最原始的成熟的虚构形象,始终是道教里面最知名的宗教神祗,与其他宗教虚构的神祗一样,成为万民膜拜的偶像,抚慰了无数层次较低,甚至比较高的信徒们之迷茫心灵——这也是事实。

    考诸张陵创立“太上老君”之神学形象所运用的手法,乃是道学之“神道设教”术里面的“异指同名”、“实地再造”等方法。神道设教术也被其他宗教首领广泛使用,从而创造了诸如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上帝、真主、天主等等虚幻形象。神道设教术归纳起来无非是如下一句话:将生育天地、创造万物,无形无象、亘古不灭的大道本体,用形象化、拟人化、夸张化、渲染化、艺术化的手段,巧妙地创造出一个代表“大道”的真实形象。但是要实际运用的得心应手乃至出神入化,非至道修炼达至超凡入圣者不可。所以说,任何正信宗教都是道学的巧妙表达,是道学的分支,是道学普世及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这当是公允之说。

    但是,道学真正的学者,必须清醒认识到神道设教术,只是道学之一小部分,是顺应人性的变通,并非道学之全部,也非道学本体,过分凸显、夸大神道设教之术,会蒙蔽了道学之本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甚至阻碍道学之正常发展。

    道学之本体,是求真之学,是追寻和实践宇宙和生命最根源之奥秘的终极学问。这个“宇宙和生命的终极根源”,就是“道”。“道”没有任何形象,甚至名字也没有,所以,老子之前,又往往用易学之象数理来精确化描述。

    达到、破解、证悟这个宇宙终极奥秘的方法,就称为“至道”,至道,含有“至高无上的方法和规律”之意思。只有可以达到长生久视与道合真的道理和方法,才可以称得上“至道”。

    以至道为道学学术之本体,道学兼容了数学之术、科学技术、医药技术、方技术数、神道设教术、治国之术、军事之术、农业之术、天文之术、地理之术、文化艺术等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应用。可见,道学不是宗教,它是有本有末、有体有用、有深有浅、有理有法的巨型动态立体学科。因为道学以理性之学术,确立了人类的终极追求,所以它是人类一切学科的总纲。

    《清静经》是至道之书,它出世的时间,大约是三国至隋朝的六朝年间,真实作者不详。《清静经》出世之时,正一道已经成功建立起“太上老君”这一神学形象,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普及化,作者舍弃自己的命名权,郑重托名于“太上老君”,这是慈爱万物且无我忘名的圣者妙举。 原经后文尚附有葛玄、左玄、正一真人对该书之神化叙述,亦是典型的神道设教术的应用。

    其实,以《清静经》之深度,即使不托名“太上老君”,不假借葛玄、左玄等祖师之口作推介,它也足够名列《十大道学根本经典》之一。然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种神道设教术对广大民众是有效的,对该经的普及,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到今天,民众已然饱受科学之教育,附加在《清静经》之上的“神道设教术”已然无更大用途,相反会引起误解,故亦依法破之。同理,如果当代的人类社会,还蒙蔽在宗教相互矛盾的神话之中,人类纷争将永无休止,人类也难以集体确立最高的信仰和目标。破宗教之象,确立道学全体,也是本次解读的目的之一。

    一切正信宗教之创立,非大圣者不可担当。吾破宗教之象,亦与彼等圣者之心无异。设令他时与彼等圣者会面于无极之野,即使不嘉许吾意,谅亦明吾之苦心!

    题解之二:解“清静”

    《清静经》成书年代大概比《周易参同契》略晚,但相差不会太远,姑且拿二者略作对比。《周易参同契》是东汉时期的作品,是至道从无为法转向有为法的标志。无为法从《三坟》肇始,经历三皇五帝,传至西周,授受于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无为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期,并进入由显到隐的消退期,此时的社会,正是由道德之世,变为刑名术法巧智大行之世。

    秦汉交替年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心之醇厚已然逐步转为机诈,及至东汉,乃又一乱世之始,“道术为天下裂”的过程已经完成。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正是无为法彻底演变为有为法之极致——丹道的重大转折。《周易参同契》出现之后,有为法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至道之主干,之后的《清静经》,只能作为无为法的收官之作而出现。然而,正由于它是收官之作,也显得格外绚烂。

    本经以“清静”为立法之首,所以接下来深解一下“清净”二字。

    清静,乃是一切无为法基本之准则,也是有为法最高守则,是至道之中心,是通往大道本体的捷径。通往大道本源有千万条路,但是“清静”二字,是千路万径共同的特征。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清静经》里面出现了三次“常清静”。经常保持真正的清静,是正道在方法论上的共同点。当清静达到“真常”之地步,就可以有感必应,孚佑造化。当清静达到非常非非常时,就可以拨转天道承负之网,创造天地万物了。

    所以说,清静是通往无极之野的必然前提。违背“清静”二字,不是旁门也是左道。

    何以“清静”二字极端重要?盖因大道无形无象,而以先天元神为枢纽。先天元神是道炁精华之凝结,是证道的最大把柄;而清静,正是先天元神最突出的可描述的特征,是居于无极之野永远长生久视的先决条件。非真清静,不能抵挡滚滚不息的复命轮转。

    本经借虚拟的“太上老君”之口,直指大道本源及流变,阐述了至道之无为法心髓,在道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题解之三——何谓“经”?

    道学所有书籍里面,按照其地位与重要性来排列的话,可以依次分为“经”、“典”、“论”、“著”四大种类,经排首位,它直指大道本体,确立道学根本性质,如同国家之宪法,统率其他任何书籍。而“典”则略次,它与“经”密切关联,共同阐述道学核心规律。经与典往往合称,是道学不可缺少的学科骨架及脑髓。经典里面又有根本经典和分支经典之别。如果把道学比喻为大树,根本经典则是道学这棵大树的树根。根本经典往往是三代之前的作品。我们选定的道学史上的十部根本经典,只有《淮南子》与《清静经》是秦朝之后的作品。《清静经》比《淮南子》还要晚两三百年,可以说是《十大道学根本经典》里面的收官之作。

    《十大道学根本经典》分别是:《易经》、《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道德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淮南子》、《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清静经》之后,只有普通经典和“论”、“著”。如《黄庭经》、《周易参同契》可以称为普通经典,但算不上根本经典,而再晚的陈抟、钟离权、吕洞宾、张紫阳、王重阳、张三丰、李道纯、黄元吉等祖师大家的名著,相比之下,也只可称为“论”或“著”。

    分段详解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之本质,乃是至精。至精,是宇宙最小的构成单位,一切心灵和物质现象,都是至精依据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排列组合而成。至精“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只有在真清深静、昏昏默默的状态里,才会展现出“窈”和“冥”这两种“象”。“窈”是最小之象,冥乃最大之象,所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是也。至精是河图之基本构成,无内是至精之左旋,无外是至精之右转,至精之左旋右转,演化为河图,天地之象数理就在其中,故曰“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至精之数为零,当至精左旋和右转同步进行,且两两相对时,零产生了一。一为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在全宇宙极细极微至大至宏处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周行不殆、周流不息、周流六虚的特性,整体呈现河图之状;其顺行处产生时间,其凝滞处产生空间,而当其火候十分满足时,进一步以河图“五十五”之数,创生了先天元神。先天元神是先天一炁之全息凝聚,其数“五十五”,就是天地之数。天地之数生出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五十,挂“一”不用,只用四十九,又进一步分两仪四象八卦,则满天星斗、日月星辰尽在其中。

    这一切变化,并非有一个人形之造物主,在宇宙开始之处作好设计,仅仅是自然之炁数运转的必然结果,其规律客观公正,故曰“无情”。

    然则,道学又强调,“慈爱”为入道第一宝,与无情果真有冲突吗?不然。慈爱若有对象与方位之区别,也就是后天而已,是有限之“慈”;当“慈爱”升华到无象无方时,才是慈爱的最大化,才可以称为无限大慈。这种无象无方客观公正的大慈爱,其表面情状,必然呈现出“无情”之貌。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万物有数,其数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这个数是从大衍之数推演出来。大衍之数生成八卦,八卦生成六十四卦。按照大衍筮法运算,生成六十四卦刚好需要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这就是万物之数。从天地之数,到大衍之数,再到万物之数,恰好吻合大道创生天地万物之过程。这种过程,隐于虚空而无名,故曰“大道无名”,不可将此规律擅自命名为某某神祗。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在老子之前,“道”这个字并非是当做宇宙最高本体来使用,在此之前,多用图像来表达,是以有河图、连山、归藏、乾坤乃至周易,又:先秦口语亦常用“命”来代替“道”,例如“惟天之命,于穆不已”。老子出现后,为规范表达,勉强命名为“道”,后世经典依此而用之,也是不得已。既然命名也是勉强,何来造物主?

    以上这一段指明大道本体,使后世学人不至于堕落后天,执象迷信是也。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清为阳,浊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道本无极,清浊动静,即是无极而太极,进而太极开基混沌破开所得之阴阳。即使破为阴阳,阴阳也还是在大道之中,只是堕落后天而已。

    从彻底处言,阴也就是阳,阳就是阴,阴不异阳,阳不异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无阴不阳,无阳不阴。阴阳的交替转换,形成后文所讲的“降本流末”的过程。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乾为天,其卦德主刚健中正、生生不息;坤为地,其卦德柔顺安稳、宽厚载物。生生不息为“动”,厚德载物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男人为阳,其象为天,其气清,其性属“动”;女人为阴,其象为地,大地含藏万物,具有沉重安稳的特性,沉重故曰“浊”,安稳故曰“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大道囊括一切,甚至道在屎尿;心乃先天元神,不在一切万物之中,更不在屎尿,故不可错认“心”为大道。大道既然包罗万象,则必有本末之分。其本,为无极之野。何谓无极之野?野,在这里取原野宽广辽阔之义来用,只有立足中央之地,视野才会最宽广辽阔,所以“无极之野”就是大道之最中央,是圆心,是原点,是太极之中——这就是大道之“本”。

    《淮南子》曰:“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一切真正的证道者,最终都将归于大道之最中央——无极之野,在此长生久视、生生不息而又不生不灭。中央之地是超越任何阴阳气数的局限的,而舍离此处的任何四方周边之地,都处于有阴有阳之状态之中——这就是大道之“末”,自身阴阳必然会受到外界阴阳运转的牵引,而堕落后天万物之中。作为生命而言,其契机,就是父母交媾所产生的吸引力,元神追逐那一刹那情欲快感而入胎——此时,已经是“末之又末”了。有元神者为生命,无元神者无生命。有生无生都在“降本流末”的过程,化为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清,指必清必静的先天元神,浊,指有气质之滓的后天元神;动,指生生不息的先天一炁,静,指落入后天的万事万物。

    先天元神是一切生命共用的独一无二的本体,当它被进入不同个体之中,并积淀了累世的记忆之时,就成为具有个体性状的后天元神。先天一炁产生先天元神,并演变为后天元神之时,后天元气相对而产生了。后天元气,则是一切有形的事物之底层基质。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作为万物之灵,是惟一具备证道可能性的物种。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先得到人身,才可能证道。盖因动物之心灵太浊太动之故。反之,生命层次越高,清静的程度就越深。人如果要超凡入圣、超圣登真,也必须要从平常的纷纷扰扰、朋从尔思的有漏态之中,升华到至清真静的直超无漏之状态,此时,心空无物,呈现先天坤卦之德性,则必然会感召属于先天乾卦的先天一炁。先天一炁是天地之母,是道炁最嫩之始炁,能感召且把握之,则可宇宙在手,天地在身,顿入“宇宙不能生我,而我能生宇宙”的境界。无为法之妙义,一口吐尽。

    大道有体有用,从根本上说,体用不二,用在体中。本段重在指点道用,便于后人由用复体,返本还源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这里的“神”,指先天元神。先天元神具有必清必静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以人之内心深处,都是喜好真正圆满彻底自然之清静的,这种理想之清静,是亘古不变的存在,犹如烦扰喧熙的万象幻境中永恒的净土,无一切悲欢离合喜乐煎熬,远离生死大患毁坏挫折,甚至超越清浊净秽之分别,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理想净土;又因先天元神客观可证,更是转眼即达的真实净土,永远对所有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只是识与不识、遮藏与表现之区别而已。

    先天元神落入具体生命,则变成后天元神,后天元神在不同的内外境遇中,表现出不同的波澜起伏,这就是“识神”。识神,就是文内所说的“心”。

    元神识神,本是一体两面,凡人识神为主,故常常被困“扰”,有生死苦恼,圣人元神主事,故能常清常静,超越生死。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与上一段同解。需要注意的是,中文里面的“心”是个多义词,既可以指代不生不死的自性,也可以指代有分别对立的后天识神,还可以指代具有灵知灵觉功能的真意。是以道学里面,统一作了规范化表达——将不生不灭之“心”表达为先天元神,为一切生命共用的独一无二之本体;将有分别对立逻辑判断之“心”,表达为“识神”,将具有灵知灵觉功能的“心”,表达为“真意”。文中的“心”,是指先天元神,与上一句的“心”不是同指。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里第一个“心”,指后天元神;第二个“心”,指带有欲望的识神。

    生命之初,始于未生之前在虚空窈冥无象而包涵万象的大道母体之中,因过往世之元神记忆的沉淀,一旦有相应之父母交媾行为感召,一念不自持,发为情欲而入胎,这个过程,就是顺行的一觉而动。这种一觉而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元神跌落后天之过程。及至出胎,则是后天之后了,此时情欲又化为七情六欲,并因有身体故还夹杂衣食之欲,种种欲望时时牵扰“我”心。要想达至真正清静之境,舍遣欲澄心,别无他途。

    圣人进一步以道眼玄览之,认识到“一觉而动”因欲望而生,欲望更因“一觉而动”之惯性而越发不可遏制,而欲望推动之下的主观行为与客观行为,又转化为元神记忆,影响未来世的命运。所以说,欲望是推动有元神之生命重复命运循环的动力源。这种重复命运循环的规律,就叫“复命”。而一切欲望的核心,都来自情欲。所以说,情欲是复命的最大推手。

    文中,“澄“与”遣”用得极妙。澄,有自然之意;遣,有勉强之意。勉强亦归自然,终将归于无为。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食色睡名利是常人之五欲,更有求生之欲,被掩盖在五欲之下,人所不知。求生之欲,即求长生之欲,乃是其他五欲的根本,为一切生命所共有——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切生命都在证道路上前行,只是有先后之别而已。世人往往展现为对外在事业功名的追求,以事业长久的假象,造成生命长久的幻觉,暂时满足了根深蒂固的长生之欲。及至中年渐过,死亡日近,又往往表现为对后代绵延不绝的追求,或自生,或逼迫子孙辈生,也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求长生之欲望。有智慧的修行人则转化为对超生了死、涅槃解脱或永生不死的追求——这也还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

    真正的大圣人,知长生之理,而无求生之欲,故连其他五欲都已然灭尽,自然无贪心争心我心这三毒。何谓我心?认后天元神为我;何谓贪心?既然错认后天元神为我,则需要假借外在假象凸显或维持“后天元神”之“我”的存在;何谓争心?贪假象而不得,故起竞争之心。这三种“心”,是蒙蔽先天元神的三大厚障,犹如毒药一般,故称为三毒。

    解毒之方,还在于转化、升华求生之心,无求生之心,自可真正长生——此乃祖祖相传的无为法奥秘,只说与明白人知。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这句经文再次强调澄心、遣欲的重要性。能把握欲望的最根源,有为也是无为。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将求生之欲遣除,则五欲三毒消逝无影。可以见到先天元神与先天一炁之母——至精。

    至精才是道炁本质,宇宙根源,一旦见到至精,可以获得如下证验:一、内观不见“我”心之存在,盖因“我”者后天元神,是先天元神沉淀了记忆的状态,是至精所化;二、外观不见有形身体,身体也是至精较粗犷之排列,以血脉的形式传递,还是后天元神的一部分;三、远观不见外在万物之存在,道眼所见,无非至精之所化。

    见到至精之后,还不是终极一步,这还是无为法证道九重境界里面的第四重,此时之进步,在于观空。此“空”乃是至精左旋右转两种“象”的中间。一旦破除空“象”,直接进入“观无”境界。此时之无,乃是至精创生万象幻境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就是老子说的“信”。“信”与至精若即若离,似一非一,故称为“无”。一旦破除“无”之象,则即刻进入“观无无”境界。无形之至精乃是“无”,承担身体运转的有形之粗精,也非肉眼可见,亦是“无”,此之“无无”,则是至精与有形粗精的结合体。无之又无,无无之象可破,则两精相搏,至精与粗精合而为一,此时需要将“观无无”转为“观常寂”。大道全体,具有“寂兮寥兮”的特性,寂寥至“常”的程度,寂寥之中将生出一个新的万有主宰,祂是万有真源,可以创生世界而不被创生,可以顺天应命孚佑造化,也可以逆天改命,杀生无忍。这个主体,道学称之为“阳神”。阳神从观常寂中而生,一旦祂出现,因因相续之流就终结了,常寂之象,也就宣告破解。到这里,此后还有功夫否?经文明明指出,还有绝顶一步,正是“观无所寂”。无为法九重境界可以有多种表达,“观无所寂”也是一种表达。无所寂是“常寂”的升华,有常,即有非常,常寂一旦做到,非常寂也就同步出现,如何破之?依《清静经》表达的无为法,此时已经证到无欲真静,这种“无欲真静”,不是初级或者中级的“无欲真静”,有身就有大患,有大患就不能彻底无欲。在“观无所寂”这一步,行者的身体已然渐渐溶解进阳神里面,无身即无患,无患才可以真正彻底的无欲。此时之阳神,是真正的常存不朽,称为“真常”。真常神通广大,可以行“生育天地”之功,但仅仅是神通而已,并没有达到“精通”之终极境界,为何?盖因还有阳神虽已真常,但还有微妙之象。没有办法,还得重回人世间,行积功累德之“应物”功夫。这样子“应物”,目的是在积功累德之过程,以一己之力,影响天下气运,能做到如此,“神通”亦将化为“炁通”。

    所以“观无所寂”的心髓,全在于以“真常”去应物。在真常应物的过程,出现“得性”之体悟,刹那明白物我同源,隐现一致,天下万物即是己之身体,一切无非法,所有都是自然,众生无非过去之自己,自己无非众生之将来,全部生灵都终将证道,物性无非己性。不但悟到,而且证到。如此方才是“得性”。一旦“得性”,即宣告功德圆满,阳神真常之象顷刻即破,行者证入大道之中、无极之野。此时,与至精相通,进入“精通”之境。

    “精通”之境有何证验?一、与古今将来所有地方一切证道之真人同体共用,在不生不灭而又生生不灭的境界里面,随顺众生之感而应之,应之即静,静即是应;二、在常清静之中,长久地注视着一切生命,使之终将朝着大道之最中央回归。这是永恒的大道家园,在道学之净土里面,等同于神洲净土。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一旦有行者证入“常清静”的神洲净土、无极之野,则遍全天下将共享此莫大至高的福祉,整个社会乃至生命界,将逐渐朝入“真道”。何谓“真道”?可以最终证入无极之野之道路,即是真道。朝入“真道”之后,先是人类社会会在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十二承负的帝旺阶段,逐步达到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提供了全人类共信共修共同证道的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并终将在十二承负之“绝”阶段,全体变成神族,集体证到真正的长生久视——这就叫“得道”。名为“得”,实在是连一点有象之物也得不到。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人类集体居于神洲净土、无极之野之后,为了度化余下非人类之众生,留下“得道”之学,此学名为道学,有体有用,体为至道,用为各门各类的“术”。盖因大地尚余下非人类之生命,他们需要在某个时空节点,复命为另一个“人族”,已归于无极之野的真人,为了教化进而度化后来之“人族”,故留下“得道”之学。我等可以得道,亦无非如此。新的“人族”里面,出现能够悟到“得道”之真并坚信笃定者,则必有真人显化而传圣道。

    以上这一段,是《清静经》里面无为法之核心,历代学者多从有为法里面作小解,殊不知里面蕴藏着无为法从一到九的境界,破象心法全部剖析无遗。言语简炼,涵义深广,真乃证道者之作品。然因其幽深故,非得至道真传、独具慧眼且深造有证者不能识珠。吾今点破,便于接引后学是也。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士在见独之后,时刻以先天元神主事,先天元神无我故无争;下士错认后天元神为“我”,念念从我出发,故汲汲于竞争。世界之乱,始于竞争,天下之大同,始于无争。在乱与大同之间,如有特殊时刻,大圣人亦会于世间以无争之心,现大争之象,以期促使斗争之平衡并消弭斗争,亦是因众生之根基而采取的应变之计,最终归于“无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德为坤卦,代表先天元神。先天元神可“成变化而行鬼神”,但从来不着于具体事物,它赋众生与生命,却少人知晓,上品有德之士时时守德,亦呈现如同先天元神一样的德性,故曰“不德”。先天元神是道炁之精华所凝,呈现微妙之心象,只有以不德之心,才有可能破除先天元神之象。无为法讲究破象悟道,心象,是最难破的“象”之一。

    下德之士执着先天元神“成变化而行鬼神”之神妙,最后往往止步于“心”,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离彻底证悟道德尚有距离,故不得名为“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前面“内观其心”一段话,明明白白指出了以无为法证入无极之野要经历的九重境界及方法、诀窍,这一段反之,是描述不得真道的众生是如何沉沦于复命流转的根本原因。经文指出:这是妄心导致妄行的结果。何谓妄心?凡是识神主事之下的种种二元对立分别判断心,都是妄心。妄心产生妄行,则惊扰、触动了后天元神,并在后天元神之内,刻下痕迹,这种痕迹,就是“元神记忆”。严格来说,一切行为都会产生元神记忆,元神记忆是众生不同命运之因。不同命运的生命,其当下命运本身的起伏变化,也是未来命运之因,这种规律,称为“因因相续”。元神记忆产生后,凡夫往往是通过外界物欲之发泄来消解,这就是经文说的“着万物”,但这种发泄是暂时的局部的,如同饮鸩止渴,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反而会逾发泄逾“生贪求”,这就是烦恼的根本了。

    这种烦恼妄想,在今生忧苦身心的同时,还形成不良的元神记忆。元神记忆在今生结束时,会消亡成空,这个“空”不是没有,而是坤卦中央之空。坤卦中央之空白就是阴德,因为每个人生前的元神记忆都不同,所以每个人在生死交替时元神记忆消亡变成的空白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阴德”,直接决定该个体回归大道家园后的位置,而元神在大道家园的位置是本是末、有何属性,直接决定了元神再次一觉而动而复命的命运。一觉而动而入凡胎,受苦难,就是经文说的“浊辱”。生命在元神记忆巨大的力量推动之下,按照天道承负之铁律,在生死苦海中流浪沉沦,将会永远与“真道”无缘。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这个宇宙内,是存在达至长生久视的真常之道的,圣真也愿意以真常之道救度众生,前提是众生悟之信之,才能得之。道学里面的“悟”,其最高阶段,“悟”等同于“证”,“悟”到即“证”到,所以真正的透彻的悟道,是可以证入“常清静”的至高境界之中的。

    天道承负之规律,也是真常之道,即使是成道的圣真,也需要遵守,只是圣真用之而不为之所用,故能“常清静”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越千年的圣者对话:正解《清静经》,抉破千古至道奥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x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