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之屋专题
《朋友圈的尖子生》:普通人想成为尖子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朋友圈的尖子生》:普通人想成为尖子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作者: 檀的院子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16:20 被阅读0次

2017年那会,我以自己早起、阅读学习一些让自己变好的事情而沾沾自喜过,以为自己比其他人要更了不起一点,每当说与其他人,听到他们的惊叹与夸奖时,还要虚伪地谦虚两句。

如今再想,笑了。

学习是一件极其平凡的事情,甚至应该是日常的事情。

而学习也分有效和无效。

前一段时间,我就感觉自己陷入了无效学习的循环中。当时的学习任务是读一些写作相关的书籍,我就列了一串书单,每天看,一开始感觉成就感满满,每天收获都是一箩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觉自己好像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每天投入那么多时间,实际上啥产出也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之后,心态不平衡了。

大多数人在对于学习上,都是希望能快速见到成效的。

我也不例外。

因此一旦发现没有成效,心情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像我妈,聊天时偶尔就会吐槽我两句,把钱拿去学习,也没见你学出个啥来。我每回听到这话,就会激烈地跟她辩解,并且真心实意地觉得我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人啊,不怕别人否定,就怕自我怀疑。

当你自己开始怀疑时,那一定是某个点出问题了。

诶,今天看《朋友圈的尖子生》马占凯篇,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

小马宋给马占凯篇的标题是: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马占凯是一个很会学习的人,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开篇,小马宋讲到了跟马占凯及另外一个人在必胜客关于红茶续杯的事情。

马占凯在看菜单时问服务员:“你们下午茶是可以续杯的是吗?”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就指着另外一个人说,我要杯红茶,把我的续杯给他。服务员直接就上了两杯,过了一会马占凯又说要续杯,新的一杯要给小马宋。

服务员就说,要喝到一半才能续杯,马占凯就当着服务员的面喝到一半以下,然后说:“现在可以了吧,你给他续一杯。”

另外一个人就说:“马老师,你真是太‘奇葩’了。”结果马占凯一脸正经地说:“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那你为什么不用呢?我这不叫占便宜,这叫合理利用规则。”

看到这里就觉得马占凯这个人好有意思,他消化知识的速度很快,并且学完就用起来了。

后面他的一些事迹也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执行力很强的人。

他是一个职业学习者,痴迷研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有计划地在某个阶段刻意去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技能。

我对他很有感触的一个点是他开拖延症训练课程的事情。

他在创业的时候拖延症很重要,严重到他发现自己如果不解决拖延症那创业铁定要失败,于是他就找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也是刚刚治愈自己的拖延症,马占凯上完他的课之后,第四天就在微博上发了个消息,说他要讲拖延症,一个人收几十块钱,后面他办了十几期这个课程,前后办了十四次沙龙。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后来我成为一个战拖的业余专家,我在这个领域,有200个小时的经验。

我对他200个小时的经验很有感触。

因为我发现我虽然说在学习,但是其实没有系统的统计过我的投入,更别提产出了,我的大脑总是会想着:我今天看了好久的书。但其实究竟有多久呢?哪怕我用番茄钟在计时,但它也不是准确的。

所以,这点上我是没有做到位的。

把一切可视化、量化,其实你就能发现为什么自己没有产出以及无法成为尖子生的原因。

好,说回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

读完马占凯篇,我再一次收回之前的想法,我觉得我并不是无效学习,而是在有效学习上的某些节点没有做的很好。

因为学习本身就有滞后性,有些东西你现在学了,它的作用也许不会很快就体现出来,这里需要做的一个动作是「学以致用」,所以我真正需要的动作是做一件能够试验我所学的事情。

至于究竟是不是无效学习,应等我这件事情完成后才能得出。

总结,你当下做的这件事情,谁也没有权利来质疑它是否有意义,相信自己的决定,坚定自己的选择,有些意义会随着时间慢慢呈现。

我是九九,祝你开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圈的尖子生》:普通人想成为尖子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zd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