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贞观政要》选文助读

《贞观政要》选文助读

作者: 琴心雕虫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23:16 被阅读0次

        必修下8单元学习任务中选了《贞观政要》中两段文字,要求断句、翻译并分析其中传达出的主要观点。

    这两段文字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其臣子之间的对话,分别讨论了防微杜渐与国运长短的核心观点。

    断句还是有一定难度,特整理了难词注解,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断句翻译,并对翻译进行了修改完善,给学生一个更适合的指导: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浙。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注释】

    一、防微杜渐——进谏与纳谏

    ①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②俎: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

    ③禹:指的是夏禹,也是传说中的明君。

    ④纂(zuǎn)组:编织五彩的丝带。

    ⑤女工∶旧指女子所从事的刺绣、编织等手工劳动及其制成品。

    ⑥诤臣: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

    ⑥渐:征兆,迹象。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头。指在不良的事物刚刚露出苗头时,就加以制止和杜绝,不让它发展下去。)

    ⑦盈:满,做完

    ⑧比:近来

    ⑨反手而待:很快就会到来

    二、国运长短——弘仁与诈力

    ①从容:悠闲舒缓的样子。

    ②武王伐纣,也叫武王克商,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下文“殷”也指商,商代迁都于殷,故也称殷朝。

    ③不殊:没有区别;一样。

    ④祚运zuòyùn :国运祚福。

    ⑤仆射(pú yè),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⑥不期而会,是指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2)翻译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造漆器,大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他们的有十几人。制造器皿这样的小事,何须苦苦劝谏呢?”褚遂良回答说:“雕琢器物就会妨碍农业生产,编织华丽丝带会损害女工的工作。首创奢侈淫逸,这是危亡的征兆。漆器制造不止,必然要制造金器;金器制造不止,必然要制造玉器。所以诤臣必定在事情刚有征兆的时候就及时劝谏,等到过失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再可劝谏的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当的地方,或者是在刚开始时,或者是在将结束时,都应当进谏。近来看前代史书,有时有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因此停止改正。这样下去那么危亡的灾祸必然很快就会到来。”

            贞观初年,太宗唐太宗悠闲舒缓地对身边的大臣说:“周武王平定商纣王的乱政,而取得天下;秦始皇趁周王室衰微,于是吞并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萧瑀回答说:“商纣王所为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受其苦,所以八百诸侯不经约定而自动聚集。周王朝衰微,六国没有罪过,秦国一味倚仗智谋和武力,蚕食诸侯。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心却不一样。”太宗说:“不是这样的。周灭商以后,努力光大仁义;秦国实现志愿以后,却一味运用欺诈和暴力。他们不仅取得天下的方式不同,而且治理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难句助解: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器物上雕镂花纹图形,是损害农业生产的事;编织精致华丽的丝带,是伤害女工的事。男人都去精雕细刻奢侈品,就会妨碍农业生产;女子都去编织华美高贵的丝织品,就会妨碍织布缝纫等事。因此,农业生产和女工都被妨碍了,老百姓就会挨饥受寒。

    秦氏专任智力:秦朝统治者主要依赖策略和武力来管理国家事务,而不是通过传统的道德或仁政方式。

    核心观点

          第一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谏议大夫褚遂良关于奢侈浪费的警示。当唐太宗质疑为何对舜、禹等古代圣君的轻微奢侈行为也要进行劝谏时,褚遂良指出,奢华的起点往往微不足道,但如果不加以制止,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国家的危亡。他强调,作为谏臣,必须及时指出皇帝行为的渐变,以防止其最终满盈而无法挽回。唐太宗对此表示赞同,并强调无论行为是否已经开始或即将结束,臣子都应进行劝谏,以避免因不恰当的决策而引发的危险。

          第二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唐太宗与萧瑀关于国运长短的决定因素的探讨。唐太宗询问为何周武王与秦始皇虽然都取得了天下,但国运的长短却大相径庭。萧瑀认为,周武王是因为商纣王无道,天下受苦,所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共同推翻了商朝;而秦始皇则是利用周朝的衰微,凭借武力吞并了六国。然而,唐太宗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周武王在取得天下后,致力于弘扬仁义;而秦始皇则只知使用暴力和欺诈。因此,两人取得和保持天下的方式存在根本差异,这也是他们国运长短不同的原因。

    综上所述,这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分别是:第一段强调奢侈浪费的渐变性和及时劝谏的重要性;第二段则通过对比周武王和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强调了仁义在治理国家中的关键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贞观政要》选文助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a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