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微信公众号、杂志,甚至书籍上有很多文章,让人读起来或很励志,或感到很受安慰,或觉的自己的行为处境的到了理解,总之读起来心里感觉很舒服。于是我们把这类文章称作"心灵鸡汤",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都觉的鸡汤吗,当然是有营养的了,喝的越多越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看看常见的几类"鸡汤":
有的鸡汤写一个人怎么从穷困潦倒的困境中奋发努力,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类文章会给在困境中的人以激励,肯定了个人的意志和努力对成功的影响。但仔细想想,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些文章往往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突出了个人的努力和意志的作用,而有意或无意省略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经历,经验,认知,思维方式,外部的客观环境都千差万别,造成在意识上过分强调努力,就会忽视这些差异,在行动上努力做事,但对做事符不符合自身的客观实际,自己做事的方法对不对,对自己的思维定势,行为定势没有觉察。这类鸡汤文看似励志,但失之片面,不能给人正确的认知和方法,这种鸡汤喝多了,会让人觉的励志,但很少有人能在现实中改变,于是会给人带来挫败感和自卑感。
另外一种鸡汤把未来描绘的非常美好,如股市中的"李大霄",不管任何时间,都是一个观点:未来是美好的,5000点太少,一万点也不过刚起步。很多在现实中受挫的人,对这种"安慰,支持"式的观点和文章上瘾,因为受挫,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观点意识上的支持,以缓解焦虑和自我攻击,人在脆弱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个观点的真实性,这类文章起到了心灵安慰剂的作用,但它的观点却是不客观的,逻辑是错误的,如果人们为求安慰而接受了,它的错误一面会给人在现实中带来危害。
还要说下鸡汤的共性问题:即使是无毒的鸡汤,也是不系统的。他们只能给你提供一条认知,不系统,很零散,而且很多是浅层的认知,往往让人觉得有道理,但是却无法真正影响人的行为。
刚开始写文章,难免思路不清晰,多多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