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临近放学,我去接孩子的时候,看爱人在厨房舞铲掂锅的上下忙碌着。灶台上的焰火,呼呼巨响的油烟机,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涌上心头。
托管,已经十三年。
同样一份工作,发费同样的时间,有的人把它做成事业,在社会前进的浪潮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大;有的人还是谋生的工具,在原有的位置上止步不前,赚取的还是用自己的体力与时间获得的回报。
如果遇到行业洗牌,不管是政策的还是来自于市场的,后一种都可能成为最先被淘汰的人。
我这么努力,为何市场不对我温柔以待呢?
因为我提供不了目前消费者对行业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是行业本身带动起来的,当别人用资本在硬件和软件上下足功夫的时候,哪怕你比原来更勤劳了,但依旧会发现想招到学生越来越难了。
十几年的营生不应该只停留在原来的位置,这样的坚持太过于伤感。
再小,也要做成一个像样的公司,哪怕是一家夫妻店。虽然在福州是一家单店也要做出连锁品牌的味道。
在已有的优势上下功夫,没有优势那就把服务的品质做上去。
放下两者兼顾的工作,把触角延伸到更有持续发展的着力点上。
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了,时刻为市场的风云变幻坐好准备。
大型房企都有“活下去”的矫情,作为个体“活下去”可是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如何做好准备?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延伸更大的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