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漫谈

作者: 千年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1:55 被阅读2次

           

    读书漫谈

    我幼时喜欢读书,然而居住在穷乡之中,除了同学间相传几本早已磨破的没头没尾的小说外,竟然没有读过一本经典。或许是后来读了几篇古人模山范水的文章,竟至于之后尤其喜欢游山览水,且乐以忘忧,不知觉间,已过了春秋鼎盛之年。

            后来也曾置书于室,经史子集藏于架,然而多落满尘土,不曾静心以观,每次在山水娱游之余,常生惶恐。一个人可以读大地上的书,而思想如果断绝与古今的对话,纵然穷思竭虑,在登山的路途中,很难有豁然开朗的境界。

            苏子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黄鲁直有“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狰,向人亦语言无味”的叹息。虽则苏子未必读尽人间书,黄山谷也未曾不是通达义理之人,就从他们对读书的那孜孜以求的精神,讵不为我等之楷模。其后读书,虽纵横丛杂,但以苏黄之志烛照,也未曾蹉跎过多少光阴。

            如是,小子乃斗胆以《读书杂谈》为题,疏引几个小题目,为劝己,为劝弟子云尔。

                           

                                        一

            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海边玩水的小孩,偶尔拾到美丽的贝壳,就高兴不已,但面对真理的浩瀚大海,我仍茫然不知……这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很谦虚的话,知识学问是无限的,并且越是高处的人,越懂得这个道理。

            牛顿和他的学问真让人折腰。

            中国和西方都喜欢用大海比喻无限,证明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追求上是一致的,对宇宙人生的探索有着高度的敬畏。当然,随着认识的前进,领域的扩大,人类就显得渺小了许多。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知识,生活之外我们依然像泛舟的勇士,不断向着深蓝色劈波斩浪。我们学习最自由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读书,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获取知识和真理的方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很朴素的比方,它的伟大之处在于道出了书籍的历史价值。的确,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和人类。

            历史的浪潮奔涌,沉淀下来的是精华。前人留下的最好的是书,是善本。时间的澄清,善本就“江流石不转”,如暗夜的渔火,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的航途。

            在这个科学觉醒,甚至狂放的时代,有些对人类科技成就沾沾自喜的人,似乎回过神来,对人文科学表示不屑与质疑,不能不说这是浅显愚昧,甚至无知。不错,改变生活的是科技,甚至和战争有关,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人的活动有物质和精神的分野,两者的前行像两只脚的跬步交互。

            科学的觉醒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解放。思想处在禁锢时代,站在科学前沿被诬为异教徒的中世纪时代,长长的一千年,西方的科学在黑暗漫长的隧道中如同窒息。等到一缕清新的阳光和伟大时代的到来。文艺复兴打开了地狱的天窗,从而迎接两种力量的携手并进。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演进和国门的吱呀打开,后来迎进来德赛两位先生,与上世纪的改革开放一样,都和文化运动有关,政治的开化有关。

            毋庸置疑,伟大的时代一定是百川汇海,兼收并蓄的时代。

            而现在,我们的科学的脚步,带给物质的富有的时候,倒是我们的精神文明有些滞后了。历史要不断地审视,时代也要求我们不能再在狂躁的漩涡中盲目乐观。于是,回归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目光更深邃,从而为前行的船更好地把舵,更好地领航。

                       

    读书漫谈

                                        三

            儿时上学,每次新书回来,常常是迫不及待地打开它,那一种特别的清新诱人的油墨味儿,一时荡漾胸臆之间,全新的图文世界也呈现在眼前,当时竟不知道,原来那就是后来所说的幸福感。于是,在昏黄的油灯下,我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能把一本书翻个遍。之后,再回来新书,就先是贪婪的吮吸来自书页之间缕缕不尽的书香。

            多少年过去,有了买书的钱,每年仅获赠的书也够读了,可是那种渴望和诱惑却荡然无存。有时有意作闻嗅之状,然而童年时期那种清新诱人的气息,却已经荡然无存了。也许是生物生理产生了变化,也许是当时的物以稀为贵,更多的怕是如今纷繁网络世界里十倍百倍的信息量的输入,才造成了如此变化,真的不能确定。

            如今,人们掌握一部手机,如同掌握半个世界。不断涌现又不断刷新的信息流量,使人目不暇接,很多具有诱惑力的题目纷至沓来,当年认为十分震撼的醒目的东西在这里黯然失色。

            手机也可以读书,甚至就是个书库,那里的书浩如烟海。然而,与开卷细读却大相径庭。古人有掩卷而思,提要钩玄,批点评注的读书习惯,感觉有许多兴味和闲定在里面儿,而这些是手机阅读所不能够达到的。拿手机读书可以不用受囊萤映雪偷光凿壁之累,且随处可读,但有一点儿,也许是最重要的,你真能我这一部手机如同手握一本儿书一样气定神闲吗?大多数人做不到,你能每天浏览一两篇像样的文章已经很难得了。我的床上放了一部民国人物蔡东藩的《前汉史》,近一个月来读不到五十页,因为卧床时间多务了手机。

            现在能读完一整本好书是很难的,我的五十页是在心灵挣扎着过来的。试想,邻居院里小朋友都在银幕下看电影做游戏,你能充耳不闻,不为所动吗?难!

            不是现代人本身浮躁,外面的世界,让人觉得读书很优雅但又很另类,潮流如此,应该如何去改变,有些专业人士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不置可否。

            林语堂和后学余秋雨大师都有关于读书的文章,他们认为读书在拒绝平庸的观点上可谓不谋而合,对此,我也是不赞一词。而对于林先生,反对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论点,却不敢苟同一二。读书自然有快乐,当然,更多的是苦,期间自然要摆脱寂寞的困扰,心灵才能走进去,因而没有一定克服这些的意志力和定力是不行的。有的事不可能全因兴趣而为,学问的获得也是一场自我的砥砺,自我攻伐。范仲淹儿时就是在寺庙读书,这样,书内书外的功夫都练就了。因为大多数人不看好陶渊明的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乐以忘忧读书主张的。

            乐于读书是一种境界,衣食无忧者可以造一小楼,面对清风,一杯清茶,随意翻阅,实在优雅自在,可惜那是普通人所不能具备的。

            现代人要读好书,首先要培养的当时一种习惯,培养一种能够拒绝外在因素的品质,否则人的一生真读不了几本儿书,平庸也会伴随你的一生。

                                 

    读书漫谈

                                      四

            读到心里去的书,如结交的朋友,虽然时过境迁,却时为挂怀,偶有所读,依然清风扑面。大凡能重读的书,真有一种缘分在其中,这种缘分的深刻表现在不以为倦,且日读日新。儿时的伙伴,多年之后相见,即使尘灰满面,却一见如昨,仍有话要说,有旧要叙。

            书并没有成长,而是人成长了,或者初读只是读了表面。早年随老师读《论语》,老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翻译道:学习并且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当时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仍觉得有不妥处,经常温习就快乐吗?不烦就够意思了,不过,心里这样想,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口。后来读朱子《四书集注》知道,“时而习”的“时”是“适时”之意思,又翻了《说文解字》,它的解释是“習,小鸟数飞也”,方才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觉得合理得多。“习”是小鸟天天飞,一天比一天飞得熟练,飞的高飞的远,当是一件快乐的事了。

            其后读书,尤其读经史子集类书,就愈加小心谨慎,生怕训错一字,漏掉一个含义,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经验。即便如此,仍有感于当年读书学文之困惑在。虽然现在推翻了之前的模糊的理解,但并不能因此抹杀过去老师对我的启蒙和教诲。

            人是不断变化的,且随着人生阅世之多,经验之丰,认识也在累积。我曾给西安一个朋友写过“旧书落尘亦胜新”的话,在互相劝勉之外,又加了一层不忘老友的意思在其中。对于浩如烟海的书,我们不求读遍,但能从中读透那么几本,也一样有快乐在,有人生的升华在。

            清人张潮关于读书的问题有过这样的论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阅历是人生纵横所得的知识,时日一长,阅历渐深,自然见识就不同,就愈加深刻,这自是与刻舟求剑不相类。

                               

            读书是一件人生大事,我曾与几个爱读书的朋友这样说。既然如此,不读书则是人生一大悲哀。读书又如晤友,凡是爱读的书,多希望放置于枕边儿,膝上,时时能抚摸翻看。那些精妙的文字洋溢着雅士的风神,足以让人心生倾慕,那些奇谲的思想和醇厚的意蕴,读之让人如坐春风,如嚼甘饴。有命运相类侪辈,读他们的书就是读他们的人,也是读我自己,常常为他们扼腕,为他们惆怅良久。

            读一本中意的书,心生共鸣是常有的事情。迁客的雅闻,遭际,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愤懑,世事无常的慨叹,常惊奇这世间竟有如此多的不如意事,不得意人。即使圣主明时,还是能晒出几多个幽怨之士,落魄失意之客。春秋有悲愁,冬夏有悯农,不一而足,我们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对农民,对知识分子的命运都是很懂的。

            人皆有困窘之时,仕途失意,商海跌宕诸如此类,若不读书,不交良友,生命就少了张力和回流。书中不仅有黄金屋,有颜如玉千钟粟,书可能还是救治苦难的良方。人生既有坦途又有困顿,而最好的预见,就是读书。读书可明万物的大道,烛照世间的至理,能为一介武夫文人拨开迷雾,知道世间事可为不可为,万物因时而动,不可强为之。它给了迷途的人以智慧,以进退自由,收放从容。

            庄子告诉你,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请守护你黑夜里心灵的月亮,弃除心间的尘埃,拂去心镜的蒙尘。人生不要过多纠缠世间无谓的事情,所谓的苦和累多是由自己造成的,是所谓澡雪的精神。拥有了这样的精神,你就学会了人生意另一种意义上的减法。

            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有两条道路:一儒一道。多数知识分子践行的是先儒后道。有人说此不足为训,可是天道如此,顺势而为,如万物之盛衰夏木阴阴与秋叶凋零,正适合于这一规律,人事原应合于天道。

            屈原是一以贯之的儒者,与孔子一样,有着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执着。由于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在那样的政治生态下,他没有捐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作困兽犹斗了。

            孔子望着天下滔滔泛滥的水却不畏惧,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不是一般的人了。他负戴上天给予的使命,怀着一颗悲悯的心而上下求索,一生坎坷又在所不惜,今天有多少人读得懂他的情怀,实践他的精神。他的精神就是不怨与执着。

            又回到读书这一话题上来。生命短暂如兔走乌飞,你若孤独上路,而不愿与好书良友结伴而行,人生便少了几分智慧,几分乐趣,几分力量,多了孤独与失落。

                                    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书如同晤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你结交怎样的朋友,就知道你读不读书和读什么样的书。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朋友是另一个层面的书。

            人的层面不同,读法也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这和人读书的目的生活环境有关。孔子不是说了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为修养自己和读书为炫耀自己,纯粹是异道而驰。一个在校高考的学生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读法也不相同;一个政治家与一个学者也不同;入世之人与一个放逸之人读法又不相同。史料记载,诸葛亮隆中读书为观其大略,其撷精华,这样读可以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为大家之读。陶渊明读书也如前面所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则涉及要义或合于性情,视读书为生活的调味品而已。还有在南宋陈善的一本儿《扪虱新话》里,谈论自己读书“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即学以致用。

            读书要做到观其大略,和琢磨推敲一样不易,前者需要有识,后者需要精思的功夫。当然,精思之读,虽然在字句上下功夫,被所谓聪明人嘲弄为带着浓重的冬烘气,迂腐不堪,但自认为快乐,当有其可取之处,而且愚以为,真正的学问家都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

            我自幼养成娱情读书法,没到阴雨或夜深不能不眠时,就爱随意翻几本书,以至床头放了一摞,而读不了几页就呼呼入睡,常常将书盖在脸上和衣服被子上,后来渐成习惯。之后时代前进,先有电视,后有电脑手机,竟至于无暇无心读书,故此,蹉跎了不少岁月。有时书太多而顾此失彼,手足无措了。知道天下书,不能读完,亦不能如陈寅恪钱钟书大才,所以只能随心所欲的了。

            孔子五十而学《易》,是为了矫正过失,修身而修人,我差着知天命年尚有时日,读书之日还很长,何不潜心下来,多读几本儿呢?

                                        七

            英国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是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关于读书的经典论述。世间学问庞杂,而要将其化为己有,形成性格,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一介书生,以教书育人为一生的事情,从心底里想,我们最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实践者。

            现在的教育界里真正读书的人少了,他们大都专注本学科本专业类知识,却往往不及其余。似乎这样更职业,更理性,试想,再让老师们去博览群书,涉猎庞杂,倒成了不务正业了。而我并不这样去认为,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二十年前,我在基层教汉语言文学至今,生活窘迫过,人生失意过,但从未放弃读书,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大的裨益,并没有因此荒废专业,反而增识夥多。

            这是和在校读书时结交的一些文友有关,从读书到写作,后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文学作品到文艺理论,从诗词到先秦诸子,凡是好文佳篇,即遍览之,像不挑食的孩子,越读越觉得天地之大,自我思想之狭隘,形成的问题也越多。总希望在某一天能获得对某一个词某句话,乃至于对人生大道的通透理解,像一个登山的人来到半山,想着某一日抵达山之顶峰,尽览自然无限风光一样。后来,所读的书便不拘于本业,读西方哲学和通史,试图对中西文化做一些辨析,找到一些契合。再后来竟然对天体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了伽利略,牛顿,狄拉克,霍金,虽半生不熟的读下去,但不得不说对这些物理领域的认识,让我感到,对宇宙的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其它本业书籍无法替代的,于是面对课堂,就更加游刃有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一位老师,知道的越多,他对本业的理解更有高度和深度,且往往能形成个性。作为一个语言学科的老师,四书五经要读,历史哲学美学要读,那么《判断力批判》、《时间简史》也要读。促使一个读书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心中要有疑问,而实现这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更多领域内的书。

            教师的思想影响力尤其广而深远。故此,我的建议是业内精熟,业外务广。

                                    八

            读书能成为一种生活,实乃人生一大幸福。去图书馆,我只喜欢借书,在这里翻书,带有朝圣的仪式感。而人生真正的修炼则是在一人居的书舍里轻松呼吸。一个人在舒适地习字和读书的确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你可以吸烟,可以喝茶;可以卧读,甚至可以无所顾忌地排放五脏废气;读到兴致处,可以开怀大笑进而又手舞足蹈;有时心神凝聚,沉浸其中,又可以忘食忘忧,不知天色渐明,妻儿呼唤不迭,竟无以闻听,这是生活一乐。生活嘛,不就追求一个乐字。

            或尔出游,得一本林语堂和梁实秋,在水边儿或濯足,或在高台吹风,其时,翻几页书,顿如酒之化肠,宠辱皆忘,亦人生一大快事。

            读着读着,你的朋友会有一天多起来,与你交流,奇文共赏,互赠好书,或接受或向远方投寄几本朋友钟爱的书,有时,他把你的文稿制作成诵读版,或者寄来一两篇读书文札。原来读书是有张力的,它能带给人生的是更深广的意义:教给人们得失进退,收获人生柳暗花明的惊喜,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和生活境界。

            人生就是走走停停的过程,你走着也审视着,才能真正把自己和世界衔接起来。如果一个人沉浸在郊游的快乐中,从而忘记读书的初心,这是舍本逐末;只有真诚面对生活,就会处理好读书与交流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这是带着自己的观点与你共论人生之道,定然是乐事,这样的生活,绝不只是生活的一朵浪花,和点缀,你从中学会了从容和真诚,这样你就知道,书和朋友是人生的一个道场。

            还有一种态度,他们认为读书只是生活的点缀,这样失去了对生活对人的真诚,读书就像是一种仪式的存在,这种说法可待商榷。

                                        九

            生活本是一本书,但需要创造和勤奋去阅读和实践。过往的历史,也是一本儿书,需要再停歇中,回头审视。阅读生活,一方面要勇敢地实践,一方面要感激那些满脸沧桑的老人,在我们走出村口的那一刻,细细品读一下他们的简短的叮嘱。

            年轻的人要有豪气,如果心中能埋一粒良言的种子,他会受益终生;老人需要一副古道热肠,给还处在懵懂阶段的青年指点一下迷津,使他们不致于误入歧途。

            一棵树、一座桥、一尊佛甚至一处遗迹、一条河流、一个村落和城堡,都是一部书,有心的人都可以从中觅出人生的情味和哲理来的。

            不知道自己和家园历史的人,和一匹落单的孤狼无异。忽略鲜鲜不老,教会的人生命本身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进取。

            不懂得生活而漠视人文的人,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涸辙的鱼,他们无法具备承载道义的弘毅和忍耐力。

            不懂得总结,不懂得回首和磨砺自我人格的生命,本身就像不会驾驭的车夫,在阡陌纵横的世界上,也找不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道路,所谓歧路亡羊而已。

                                      十

            读书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需要不断探索的意识和勇气,同时还要有辨识的基本能力。“《书》之失,诬也,”告诉人们,读书需要谨慎,在真伪相杂的历史中擦亮眼睛,寻找历史之真,明察人性之伪,以知人论世的角度关照人、事和物,方可获得真知。

            这样,我们知道神话和野史的伪中之真,真中之伪。历史一定有其真相,但历史是后来者的选择,所以真相一直处在迷雾之中,这是我们探究的原由。

            历史不是有闻必录,他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我们尽信之而不具备明察秋毫的素质,或许你将一直被愚弄,仅为一个书痴而已。

            苏轼勉励自己“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也许你读的书能够超过他们,但多了又有何益,你如果没有怀疑的精神,没有自我的存在与自我的判断,纵使日读百册,一日千里,又有何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j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