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Have a baby is like have a tattoo on your face.”
“有一个孩子就像脸上刻一个刺青。”
因为这个“刺青”如此重大、持续、颠覆、不可逆,必将改变人的容颜、审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它将如影随形、如梦如真、如牵如挂,甚至每次照镜子时它都会提醒你它的存在,直到生命的终点。
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有本没有写完的书叫做《一次》,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一个小女孩成长中的童颜和童言。为什么书名叫《一次》呢?维姆·文德斯出版过一本摄影集,名字便是《一次》。他在书上淡淡地放上照片,淡淡地写几个字。很喜欢这个书名,摄影曾经是,绘画也曾经是,书写和人生,是“每一次”也是“第一次”。
不是杂文、不是小说、也不是传记,作为一本成长记录手册,捕捉打动作者的瞬间,传达每个人成长中的共鸣。这“一次”,颇有此时此地的意味。后来这样的一次,变成条件式而非必然,人生没有可以交换的条件,记录只因人生独特,不容抹平。
白居易有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点滴记录一个人的成长,某段时间的忽略、遗忘就不再是完整的记录。所以,有心人的记录需要耐心,内向的人不要说太多,就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沙泊柳曾在短文《追求中的欢笑》里这样描述幸福:不要以为让今天的人们感到幸福的东西还能满足未来人群的需求。记忆中,人们最初的幸福,也许是吃饱饭,后来是吃好饭,之后就是经济富足,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理念……而据说未来有两个行业会走在前沿:如何帮别人省时间,如何帮别人把省下的时间来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但愿读到的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一次》的人,都跟我一样,不断被唤醒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不确定的失去让人恐慌,不确定的得到让人兴奋。看别人的童年,看别人的每一次,从中不断拾起恐慌和兴奋,就好似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
我们,一起见证时间的笃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