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文提到了“现金牛”、“金狗”、“兔子”等概念,有读者问这怎么说,找来2012年5月2我发表在《第一财经日报》“金氏股语”栏目的一文,重发如下——
沪深股市中人一谈到蓝筹股,首先想到的总是大盘股,似乎蓝筹股就是大盘股的专有名词。最荒谬的是2007年,一位“首席策略分析师(去年被评为金牌策略分析师)”竟摇头晃脑地告诫股民:今后做股票很简单,只要根据市值,从大选到小就行了,否则就会做不好股票了。
其实蓝筹股是有各种种类的。从公司性质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成长型蓝筹股、收益稳定型蓝筹股、周期循环型蓝筹股。而在规模上,可分为大型蓝筹股,小型蓝筹股。贵州茅台上市之初的总股本只有2.5亿股,但谁能否定它当时就是一只蓝筹股?苏宁电器上市之初的股本更是小到0.93亿股,但它也是一个蓝筹股——小型成长型蓝筹股。而今,它已逐渐成为一个收益稳定型的大型蓝筹股了。唯因如此,它的投资价值反而不如上市之初了。
“当我是一个真正权威时,大家并不认为我是权威。现在我已不是权威了,大家反而认为我是一个权威”。这是激光照排之父王选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后发表的一个感慨。蓝筹股就像中科院院士一样,曾经是最佳价值投资或成长投资标的时,人们并不这样认为。当它们戴上了蓝筹股这顶帽子后,人们却认为它们是最佳投资标的了。
蓝筹股这名词在早期沪深股市中并不像现在这样时髦,那时人们喜欢以绩优股来称呼某类股票。这个名称要比蓝筹股更为贴切。因为绩优不分大小,蓝筹常容易让人想到大盘股。
蓝筹在欧美股市也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时髦。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香港股市。因为香港受英国法律制度影响很深,而英国革命是一种“光荣革命”,是昔日权贵和新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物,其法律制度存在有利于有钱、有地位人的倾向,所以在香港股市中,控股股东利用各种手段,漂洗中小股东甚至上市公司的事例层出不穷。比如一些资本玩家可以少量资金买一个壳,然后通过增资扩股去收购资产,再将其分割,好资产以挖地道方式,卖给自己的关联公司,坏资产留在上市公司内。如此三番五次,上市公司破产了,控股股东则从小富成为大富。因此,在香港股市中,除了有国际大投行参与的大盘股以及内地国企股,其余股票都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我的一位好友,当年就是因李嘉诚也参股了某公司而去参与投资,结果成为被洗劫对象,上亿资金打了水漂。在这样的市场里,大盘蓝筹股成为安全投资的重要保障。也因此,在沪港同时上市的大盘蓝筹股,上交所的股价低于港交所是正常的,高于港交所反而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些股票在这里只是可选标的之一,在香港却是不二选择。
我认为,与其以蓝筹股与非蓝筹股来划分股票种类,不如以4种动物来区分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
第一类:兔子。兔子奔跑跳跃速度快,短小轻薄,前景诱人,但还弱小,寿命短,天敌多,一不小心就会被逮住吃了,盈利不多甚至尚未盈利。因此适合风险投资。从2000年的网络概念股到近几年的七大新兴产业,都属兔子。
第二类:金狗。销售已初具规模,盈利开始快速增长,且成长空间仍大。适合成长投资。
第三类:金牛。公司利润规模相对该行业、该产品来说已经非常庞大,但仍能维持一定的增长,且现金流非常充沛,是公司生命周期的黄金期。这类股票适合稳健型投资。
第四类:大象。无论是盈利还是收入规模都已达到极致,并已出现了轻微衰退,偶有增长也非常有限,这是公司有可能步入老年的征兆。这类股票通常是保守型投资者的最爱。
不同象限的股票会有不同的估值。金牛与大象的市盈率、市净率一般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尤其是大象,通常会比市场平均估值低60%以上,因此对保守型投资者很有吸引力。
但价值投资的陷阱往往就在这里:由于缺少足够大的购买群和购买力,这些股票的价值有可能被长期低估,直到公司发生重大衰退为止。除非公司能趁现金流充沛时,及时培养出新的兔子和金狗。但有这种远见卓识和气度、文化的企业很少。就以柯达来说,它发明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只因胶卷盈利太好,舍不得把兔子培养成金狗去和自己的金牛争利。结果别人把兔子养成了金狗,一群金狗把它这头金牛活活吃了。
一位做投行的朋友5年前看好一只股票,并重仓持有,理由是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但5年后的今天,虽然其股价从7、8元跌到了1元多,但因公司经营层面也发生了重大衰退,所以,当年“被严重低估的”价格,而今再也不低估了。
如果说,价值陷阱就是把价值投资简化为按市盈率和市净率高低“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忘记对公司先做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去考虑当期的估值是否合理。那么,成长陷阱则更多地表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把暂时当永恒,还有一个是为金狗支付了金牛价格。
今年初应朋友邀请去考察一家上市公司。按研究员分析,该公司盈利前景十分璀璨,且公司规模不大,总股本才2亿多,所以他们一帮人买了大量该公司股票。但一天下来,看了在产的、预期中的产品,包括和董事长聊了半天,我发现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容量其实很小,累计500亿元的销售额(不是年销售额)就可把整个行业填满。按此估测,当该公司从金狗变为金牛后,年税后利润最多只是目前的3倍。如果说,金牛的市盈率最高20倍,那么,相对它目前40倍的市盈率来说,牛价的三分之二已经体现在目前股价中了。考察结束后,几位朋友非常感慨:早一点叫你来看就好了。由于持仓量太大,到现在,他们还坚守在这只股票中,只是一波行情下来,股价还在原地踏步。
我认为,绝大多数成长股投资的失败,其根源都在以买一头牛的价格去买了一条狗,尤其是那些小型成长股,因公司规模小,总让人有一种成长空间巨大的错觉容易上当。只有估测一下当其成为一头金牛后,其盈利规模有多大,才能避免陷入这种成长陷阱。
和以一头牛的价格去买一条狗相比,更大的陷阱是以一头牛的价格去买一只兔子。无论是公司还是公司的某个新产品,只要是兔子,其想象空间总是十分巨大的。2000年的网络概念股、近年的7大新兴产业等,均如此。因其概念新,既无横坐标可做比较,也无纵坐标可做参考,所以炒起来很容易失控。再加上有前景诱人,很容易让人把它们直接就当作成长股看待,由此而踏入一个连环的陷阱:先是把兔子当金狗,然后再以牛的价格去买这只兔子。
比如,一位读者来信倾吐他的苦恼:去年看到那么多的研究员都在推荐荃银高科,“好评如山呼海啸”,而他又喜欢成长股,所以就满仓买了荃银高科。而今其股价已跌了一大半,而且既看不到公司利润高增长的势头,也看不到股价止跌回升的苗头。
这只股票在2010年时我也在群里推荐过,推荐的重要理由就是公司有一个优良的水稻品种,属于兔子,养成了可变为一条金狗;发展势头好的话,可变长一头金牛。但是,当股价涨到30元以上,一位群友问我是否可做长期投资,我明确地说不行。问题很简单:兔子寿命短,天敌多,夭折率很高,绝大多数兔子都难以进化成一条金狗。因此,这种股票作为趋势型投资和概念型投资可以做做,但绝对不能把它当做真正的成长股,更不能以牛的价格去买一只兔子。
如要兔子身上做长期投资,那么就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它有多大的概率能够从兔变狗?二是它的营收增长率如何?三是其股价相对销售收入的比率(PS)有多高?如果概率很大,且营收增长率非常喜人,PS也很低(越低越好),不妨可做长期投资的考虑,否则,只能把它当做概念和潮流来炒一下。而在研究员起劲推荐时,这只股票的PS值高达14倍!14倍的市价销售比别说买一只兔子,连买一只金狗都贵得慌!
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一言以蔽之,定一个性,戴一顶帽子,然后就万事大吉,不做进一步的细究,是中国文化的弊端之一。因为市盈率低,让我们踏入价值陷阱;因为成长性好,让我们以牛的价格去买一条狗;因为前景诱人,所以让我们以买狗、买牛、买象的价格去买一只兔子。这种事,
我们都做过。写出来,既供大家参考,也警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