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个东西真的很难掌握。每天每时每刻,每个人的情绪都被他人所左右。身边也有好几个朋友得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我好焦虑”这个词成为了当代很多人的口头禅。比如我的好朋友大智,工作压力太大,引起了焦虑和不安,最让大智生气的是安排工作的时候,领导总是第一个想起大智,可是到了提拔干部的时候,领导却把大智当成了备选。这让大智很苦恼。这段时间经常找我一起喝酒诉苦,关于这个问题,我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苦苦思索问题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
我一直坚信,任何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书中找到方法。毕竟早在在十一世纪中叶,北宋的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就有了完整人类历史和经验的记载。当然龟甲文等小众的记录我们就不讨论了。1000多年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你的问题肯定不只是你一个人遇见过,我相信肯定有前人遇见过并且有人记载下来。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特别是情绪方面的内容,肯定每时每刻都左右我们理智。
当然,我在《活法》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首先介绍一下该书的作者:稻盛和夫(1932年1月30日—),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日本实业家,是京瓷、第二电电(现为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在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为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馀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
稻盛先生结合自己70余年的切身经历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与读者探讨工作真正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了指路明灯,同时,这些思想对企业管理者也有借鉴意义。这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他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工作哲学”。
《活法》这本书就是讲如何获得成功。当然也是通过点点滴滴。枯燥无味的工作,把一个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书中分享的一个章节非常适合我们管理我们的情绪——心态决定命运。
中国古时候有个寓言故事,有个人在春天播下种子,每天都希望种子快些长大。可是种子每天长得特别慢,过了几个月,才长出了嫩芽。这个人心情急躁的不行,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这些嫩芽拔高了几厘米。他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样就能更快的收获了,甚至为自己的想法洋洋得意。可以没过几天,这些嫩芽都死了。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付出就想要迅速的得到收获。可是万事万物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用哲学辩证法的观点就是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可是大多数人喜欢立刻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否则他们就会难受,无法控制情绪。
心态确定命运。定投是我投资的手段。何谓定投,就是长期的定期定额投资某个固定的标的。我相信国家的经济是持续上涨的。其实不用我相信,这是事实,全世界都公认的事实。中国的经济世界都是长期看好。可是,那些投股票、基金的大多数人们每天都焦虑,他们甚至说玩股票和基金需要强大的心理。可是我自认为我的心理不是很强大。但是我对于基金的涨跌很从容。从容的原因有二。其一,我每个月都定投我认为不错的基金,而且是长期定投这几个固定的标的。相当于定期存钱。如果不存下来就是花费掉了。存下就是省下。其二,定投就好像把自己的钱投入基金,让时间慢慢复利。但是很多人都是割肉离局,因为他们不懂得时间的复利。
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1年内能做到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10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焦虑呢?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甚至灭亡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只要做正确的事情,即使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坚持下来会有大改变。这就是俗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你想考一个名牌大学,是不是需要高中三年的积累和沉淀。而不是不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我最近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越来越感觉到毛主席的伟大和他的政治智慧。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伟人就是伟人,观点是鹤立独行且正确。
和敌我矛盾、残酷的战争相比。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影响情绪的因素不值一提。
2、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成长上面
我们的焦虑有太多的原因是因为在乎别人的评价和想法。比如我们在路上滑到了,会受到路人的讥笑。心里感觉特别难受。想开点,每个人的关注点都是自己。相信我,除了你自己,别人的评价真的不重要。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成长方面。
大智如果不因为此次提拔而破罐子破摔,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处处已一个领导的要求来对待自己。我认为领导不想提拔他都很难。“有为才能有位”,不是给你位子才有能力,而是你有了当领导的能力,才能有这个位子。况且,目标也不能仅仅是个公司中层,要把眼光放长远。
3、越努力,越幸运
努力的人,不会蹉跎时光,不会抱怨生活。遇见问题,对于成熟的人,就两种解决方法,要么努力把问题圆满解决点。如果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么就学会承受。不要抱怨。不要失去前进的动力。据统计,每年年度情绪焦躁、焦虑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够努力的人。越努力、越乐观,越努力、越幸运。
下面说说成长,成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身体成长。主要包括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至少有一个体育爱好,比如打乒乓球、跑步、健身等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几十年前的道理至今仍然有用,而且我相信,未来这个道理也是对的。2020年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举行记者会,明确了提前卸任首相的意向,原因是“自身健康状况恶化,难以继续履行首相职务”。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最终属于身体好的那些人的。多么简单浅显的道理。摒弃影响身体的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每天至少运动一个小时,每天必须吃早饭,多喝水。
2、心理成长。主要包括多读书。关于领导力、演讲、写作、情绪以及专业方面的书籍。多看李笑来、成甲、张萌等作家的书籍。还可以关注运动、体育、财经、投资等方面的书籍。
成功人士都是读书狂。毛主席一生特别爱读书。他青年时期曾在繁华的马路旁、昏暗的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他的住所里,床上、办公桌上、休息间里,甚至卫生间里都放着书,一有空闲他就看书。
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毛主席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在游泳下水之前热身的几分钟里,有时他还要看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浪费掉。
从行军打仗到新中国成立后去外地出差,毛主席都带着一大堆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有一年夏天,他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他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忘阅读。一次,他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的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1975年,他的眼睛做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又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手不释卷。据毛主席身边的护士说,直到逝世前,他都在读书。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和亲爱的读者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