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在一次的亲友聚会中看到人多热闹,开始吵着要去夜市逛街买零食。大伙想想,岂能让这小子那么容易得逞呢,恰巧找到一个已经转乱的魔术方块,不如就来让小男孩挑战一下好了。
「嘿!如果你能变出六面完整颜色的魔术方块,今天让你夜市吃到饱。」
一个已经被转乱的魔术方块,真要转到好还真没那么容易,小男孩在接过方块,认真的研究了一番后,却露出了个神秘的贼笑说:「我去变一下,等我一下喔。」就拿着魔术方块到角落去变了。
大伙不以为意的继续闲聊,没想到过不了多久,小男孩就拿着魔术方块回来。把已经变好的魔术方块摆到了大伙的眼前。
「看!变好了,快!去夜市。」
这么可能?被掉包了?还是他根本很天才?
原来,小男孩研究了魔术方块后,发现要解开实在太麻烦了,但他却发现,方块上的所有色块,都是一张张的贴纸黏上去的,这小子很快放弃老老实实的转方块,而是将贴纸一张张撕下,再照色块逐步黏回去,很快就完成他的「劳作」。
「这孩子这么小,就懂得投机取巧怎么行,真该好好教导他!」一位较老古板的朋友,忍不住担忧的说教起来。但想想,这小子其实并没有违反一开始的约定,只是用他的方法完成了任务,不是吗,懂得跳脱规矩真的不好吗?
不同系,解题就有不同味道
曾有一位在国立大学教会计学的老师,与我分享他班上同学考完后的随堂考卷。这个课并非开在会计本科系,而是开放给学校各系所同学都能选修,因此班上不乏理工、外文、哲学等各科系的同学参与。
依照我过去修会计学的经验,这门科目不但应该有标准答案,更应有制式的解题方式,分录、过帐、试算、调整、结算、编表等的会计循环,划几条线,用什么颜色的笔,都有一定规矩,只要没好好完成,不是被扣分就是整题全错。
然而这位老师班上同学考出来的考卷,却与我的认知不太一样,一样是商学院,会计系解题严谨、企管系同学却喜欢精简步骤、文学系的同学则在文字阐述中充满生动的笔触;还有部份理工的同学,直接跳过繁复的会计运算,用他们擅常的数理方程式来速解。
「这样的解题方式很有趣,但若依我们过去改卷的标准,应该要扣分,你会给分吗?」我问。
这位老师却告诉我,其实只要答案及逻辑能说服他,自然该给分,因为这堂课并不是开在会计系,对于其他科系的同学而言,这门课本来就应该视为应用学科,能活用才是重点,而且同学们提供的答案,有时候连改卷的老师都能得到一些启发及收获了,如果考卷像脸书能按赞,都想狂赞了,岂有在分数上刁难同学的道理?
懂多元解法,才能有独特竞争力
为了方便打分数,学校考卷通常会有标准的答案及解题方式,然而其实这些都只存在于学校的考试中,出了社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就算有个目标及方向,也绝对不会有只有一种解题方式。
诉讼只会一套标准做法的律师,咨询通常是免费的,懂得旁征博引的律师,才有机会赚大钱;看诊只有一套标准做法的医师,门诊通常稀稀落落,懂得触类旁通的医师,就算健保不给付都有人抢著排队挂号。
比起循规蹈矩只懂得死方法的人,反而是最懂得利用长处及资源,提供多元解题方法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最具竞争力,也更能成为这个快速变化世界的赢家。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曾打趣的说:「我并不是没考好,只是找到另外100种解题的方式。」过去我们说与其给孩子一只鱼,不如给他一支钓竿,未来一支钓竿已不够用,孩子要学习的,是要懂得依照不同的情境,自己打造一支最合用的钓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