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关于严嵩说的傲气与傲骨,为人处世的问题。

关于严嵩说的傲气与傲骨,为人处世的问题。

作者: cca4b7e93e55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1:11 被阅读119次

昨日看《张居正》时,看到严嵩对张居正谈话时,十分在理,今天反思时写进了笔记里。

因其中存在着【知识的诅咒】,也就是说,如果对张居正不太熟悉,对当时明朝大环境不太熟悉的人,看着可能有些古怪,但不要紧,看下去就可以,相信我这篇反思笔记,能让你有所收获。如果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关于讲述大明的帝皇师,张居正的书。

以下为我的反思笔记:

PS:我的反思笔记是分四个模板的,这里也不珍藏,完整地给予大家:

1.最近遇到什么问题?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3.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4.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最近遇到什么问题?

下文出自对《帝皇师:张居正》的部分概括与摘录。

严嵩本身是夏言的下属,但因为夏言为人骄傲,跋扈,纵然有个人之处,但目中无人,朝廷当中,并没有附和的君臣。一开始,皇帝朱厚熜重视夏言,因为看中夏言的能力,朝廷几乎成为了夏言的一言堂。朱厚熜崇尚道法,整天服用丹药,但夏言不屑。一开始还做点样子,到后来样子都不做了,反而怼了这个皇帝。因此,皇帝对夏言开始不满。与此同时,隐忍的严嵩看到了机会,不时拍拍朱厚熜马屁,甚至在与夏言参见皇帝时,夏言只是普通的大臣装,但严嵩如跳梁小丑,穿着道袍,惹得朱厚熜大爱。

后来,曾铣想着收复河套,夏言与曾铣站在同一阵线,鼓励皇帝出兵收复。

朱厚熜自然渴望收复祖国大好山河,于是头脑一热,准奏。

但很快,朱厚熜就后悔了,因为他意识到,帝国的兵力与蒙古人的兵力根本不对称!

明朝的精锐,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对手。这点在往日的那些年就已经看到。

朱厚熜大为后悔, 下手诏:驱逐河套蒙古人,师出有名吗?军队能打赢吗?曾铣死不足惜,生灵涂炭该如何?

但夏言认为,这个时候不推一把,皇帝必然会反悔,到时损失更大,于是拉上了严嵩去见皇帝。

结果可想而知,严嵩捅了夏言一刀,让本来就被皇帝有意见的夏言一瞬间从朝廷高官打进了大牢,其后,严嵩再补刀,说夏言之所以力挺曾铣,是因为他们关系好,被情感遮蔽了智商。

皇帝一听,正好愁着没理由,趁着这事干脆就砍了这烦人的夏言。

----

张居正与严嵩对话时,严嵩问了张居正这个问题,夏言该死吗?

张居正无法回答,因为回答该死,违背了良知;回答不该死,恐怕严嵩立刻就拖张居正出去砍了。

但严嵩并没有张居正回答的意思,反而自圆其说: 外界风传,是我进谗言要了夏言的命。可你是否想过,身为内阁次辅,对如此重大事件必须要发表意见,我只是对皇上说,这事行不得,夏言非要行,可能有私。皇上大怒,才要了夏言的命。但皇上要他命之前,为什么所有官员都没有替夏言说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张居正知道。夏言一向不把官员们放在眼里,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官员们当然不会为经常侮辱他们自尊的人求情。

严嵩说:“我听说你在翰林院,始终板着面孔,不和同僚沟通,这是不对的。你可能认为这是严肃,是傲骨。但别人看来,这就是傲气,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夏言如果没有这个缺点,也不会失去它的首辅宝座和他的老命!”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张居正与严嵩实在太相似,他是神童,严嵩也是神童;他少年得志,严嵩同样才名早著;他曾得到很多官场大家伙的赏识,严嵩年轻时也有许多官场贵人;他在翰林院不拉帮结派,也不和其他官员勾肩搭背,严嵩当年也是这样。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严嵩关注了张居正,惺惺相惜。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严嵩对张居正作出指点。当然,也有另一个原因,招兵买马。

在朝廷这种政治场合里面混,不拉帮不结派,是不行的。

张居正的严肃,是因为年轻,因为入世未深,终究不如这些老狐狸狡猾。

3.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夏言是极好的例子。

力挺曾铣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如果朝廷里有人撑腰,皇帝也不敢乱砍。

这事说明了:

1.如果想在政坛上混下去,你的大佬不能得罪(皇帝),因为掌握生杀大权的,并非在你手里。

2.如果你想在政坛上面混的一团和气,你的同伴关系要处理好,哪怕是职位不如你的,你也要客客气气。平等对待,不因自己位高权重而骄傲跋扈。否则,在你掉坑的时候,你的同伴不仅不会拉你一把,反而用脚踹几下。

3.你的失败,将会成就了别人的成功。(夏言死,严嵩上位)如果你不想自己失败,那就不要犯下基本错误。比如:愚昧无知的狂妄自大,不合理的用“我认为”作为观点,用本能来说话,而并非事实……

商场,职场也是如此。

4.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会怎么和人相处,这是一门学问。

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你要有考虑到他人的心态。如果你需要开口骂人,在骂之前,请问一遍自己:你真的什么责任都没有吗?

在你赞扬别人之前,请别只是赞扬,你还要告诉对方,哪里做得好,好在哪里,这样对方才会明白。就正如文案不是写给文案看的,而是写给大众看的,要把文案写得好,首先要做到的,是简化字眼,通俗易懂。

但生活往往是不如意的,你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往往比看到别人身上的要多。因此,摒弃脑袋里只懂得指责的系统,用善于发掘优点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你就发现,身边的人都有很明显比你好的优点,把这些优点学习过来,就成为你的优点了。

但要做到这一步很难,因此,你需要时刻警醒自己,你有谦虚吗?你是否在看待这个问题时,足够的客观?

另,人与人的相处,虽然说善于发掘对方优点,并从这些优点中寻找到话题,与别人谈话,拉近关系。但与人相处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否则便是谄媚。

所谓哥前哥后三分险,在生活中需要警惕这种小人的同时,自己也不要为求目的,而做出谄媚。平常心地对待,平等地对待。

以上,为我记录2018.3.8当天的反思笔记整部内容(3.9书写),所有的观点,感悟,只属个人。不涉及政治观点,也不与任何是非对错挂钩。

相关文章

  • 关于严嵩说的傲气与傲骨,为人处世的问题。

    昨日看《张居正》时,看到严嵩对张居正谈话时,十分在理,今天反思时写进了笔记里。 因其中存在着【知识的诅咒】,也就是...

  • 【傲气与傲骨】

    有个词叫“持(shì)才傲物”,意思是指仗着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物:指众人)。也指自高自大,出自《南史...

  • 傲骨与傲气

    有人有傲骨而又有傲气,有人无傲骨也无傲气的,有人有傲骨而无傲气,有人无傲骨而有傲气。 第一种人有时候确实让人钦佩,...

  • 傲气与傲骨

    寒风料峭,多经冻彻,才有腊梅飘香。 做人,要有傲气,有傲骨,有尊严。如果人活到最后,连最基本的尊严都丢掉了,感受不...

  • 傲气与傲骨

    文人的骨气,是灵魂的骨头。一个人必先有灵魂,然后才可能有骨气。那些令人敬慕的文化大师们,已经远去。那时的他们,有知...

  • 傲骨与傲气

    肤想浅说 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这话与熊太行老师说的“思想上独立,生活上随大流”有某些相通之处。 傲骨是内在...

  • 傲骨与傲气

    今日对这两个词想有些领悟,所以特意去百度网上查看了一下: 傲气,一般是指自尊心很强,很骄傲而且对自己的...

  • 傲气与傲骨

    【甜琪真味 乐琬睿智】看得见的自大表情叫傲气,看不见的自尊底线叫傲骨。 老话常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 1.75 傲气与傲骨

    寒风料峭,多经冻彻,才有腊梅飘香。 做人,要有傲气,有傲骨,有尊严。如果人活到最后,连最基本的尊严都丢掉了,感受不...

  • 2017-07-17

    文人有傲气而无傲骨,书生有傲骨而无傲气。所谓傲气,傲的无非是背景、地位、头衔。所谓傲骨,傲的则是自己的风骨,不合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严嵩说的傲气与傲骨,为人处世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rp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