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母亲跳河,孩子跳楼,新手父母避免相爱相杀的三大招(407)

母亲跳河,孩子跳楼,新手父母避免相爱相杀的三大招(407)

作者: A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23:07 被阅读0次

一、被逼跳楼的孩子们

今天听到一个很沉重的消息,是群里的一个网友分享的,他说在他们四川温江的某个小区,4月20号也就是一群以来开学的第1天有一个初三的孩子跳楼自杀。

他说以前看新闻并不觉得说,孩子跳楼自杀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但是当身边的孩子,就在自己就在自己的小区旁边,孩子跳楼自杀的消息还是给他带来了心理上很大的震动。

假如说以前看新闻,那只是一些似乎距离自己好像挺遥远的事情,而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案例,往往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因为学业或者说与父母之间的压力而跳楼自杀的案例,发现还有不少,比如说像去年5月份从,在也是在上海青浦桥一个17岁的男生,因为和自己的母亲发生口角,直接从青浦高架桥跳下当场身亡。

我看到2007年天津有一个,孩子12岁的孩子,在跳楼自杀前给父母留下了遗书,他说他只想安安静静的睡一会,但是学业太多,作业做不完,而且还要背老师家长责骂,受到同学的耻笑,那种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活不下去了。

无一例外的,这些父母都会陷入痛苦悔恨不及的阶段,假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的话,他们一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施加那么多的压力,让孩子不得不去死来求解脱。

可是生命不能重来,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办法彩排,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他,在最该绽放美丽的年纪,早早的凋零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是父母们不爱这些孩子吗?显然不是的,那是为什么他们的爱却变成了对孩子的巨大的伤害呢,甚至是毁灭性的伤害呢?

二、跳河的母亲

昨天我分享我的一个观察,就是辅导作业,为什么这么难,提到了今年3月8日,有一个母亲在因为疫情期间辅导孩子的作业,最终情绪崩溃,跑去跳楼跳河的消息。

我最后分析其实这个母亲,其实这个母亲就是一个自我人格太脆弱的人,她没办法理解接受说自己辅导孩子和孩子,总是听不懂这样的一个情况,她的自我在那个时候崩溃了。

在那个情况下,孩子的自我比母亲的自我更强大。

三、破解相爱相杀的三个招数。

在我看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生死的。脚刹就是像武志红老师说的,这是一种共生绞杀。辅导作业,或者说与孩子之间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都足以让这个家庭的成员某一方情绪失控,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巨大的摧毁和破坏,让自己觉得除了死没有其他可以解决的办法。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的人格尚未成熟,父母的人格不够健全。

当父母的人格不够健全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体验到孩子的一些心理状态的,比如说2007年天津的那个12岁的孩子给父母留下的遗书。他觉得很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学业上的压力。觉得自己没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已经是被摧毁了,可以想象父母并没有给予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甚至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他的父母的人格也是不够健全的。

父母自己本身的人格都不健全,他怎么可能给予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呢?所以我的观点是仅仅指责这些父母或者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招数,可以解决这个现实的困困难。

第1个招数叫做父母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个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大部分孩子都是被父母给逼得没办法跳的人,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些有经过报道的,已经自杀身亡的例子,可是我们还有多少孩子是被父母用言语辱骂,攻击,冤枉,用种种的心理折磨,让这个孩子的心里失去了平衡,他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虽然我们看到,有一些母亲也受不了跳河,但即使我们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但是我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孩子跳楼的比例要远远的超过父母投河的比例。

因为在父母和孩子的较量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父母还是属于强势的地位,孩子基本上都是属于弱势的,被支配的地位,对于他们来说要面对父母的潜力的批评,那简直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折磨。

比如我们看到的那个跳楼的母亲,他其实是孩子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17岁),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反抗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期,而在叛逆期以前大部分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一起承担起学业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那些父母指责孩子,其实是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

因为他们是通过指责孩子的方式摆脱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其实是一种人格软弱,作为家长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但是他们不愿意和孩子共同承担孩子的错误的责任。

所以,他们指责批评冤枉,甚至给孩子贴标签,他们的话像一把把刀刺向孩子脆弱的心灵,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

所以,第一招父母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第2个招数叫做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情绪失控只是一时的下意识的反应,比如说像中午我在跟我的丈母娘在吵架,就是因为她看到孩子在玩手机,她就忍不住的就批评指责孩子,然后我觉得说这样子的批评和指责是不公正的。

因为她只看到了孩子在玩手机,并没有看到说孩子在其他时间也是在努力的在学习的。很多时候父母都是一时冲动,比如说一看到孩子行为不符合他的标准,他马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理智。

只要你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长,那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你在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他的感受和情绪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你所看到的孩子的行为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举个例子,《地球上的星星》里面有个有读写障碍的孩子,父母无简直气的抓了狂,可是当他们了解到孩子的拼读障碍带来的痛苦后 他们马上就理解了。

所以换个角度,父母的情绪很快就会平缓下来,因为他们会发觉其实孩子陷入了自己的一个陷阱里面,可能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或者说无力去逃脱这个陷阱。

第3招也是最后的大招,这个是需要憋大招的,就是父母得要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分析,自己童年时候曾经受到过的一些创伤,或者说被跟父母的一种相处的方式,可能要做一个察觉。

当你在指责孩子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说其实以前你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指责你,当你批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因为你害怕自己的身后有一个隐形的父母在责骂你。

当你能够察觉到自己把曾经的过去,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的时候,这就是拯救灵魂的开始,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一个机会。

只有一个人能够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发现自己的内在的缺乏,并且通过修复自己和人生家庭的关系,滋养了自己的内在,疗愈了自己的内伤,接纳了自己内在那个害怕彷徨的无助的孩子。这样的父母才有资格说我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四、总结

母亲跳楼自杀,孩子跳楼自杀,这些都是相爱相杀的悲惨例子。假如父母可以通过以上三个途径来分析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的一些习惯性的看法和想法,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增进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并且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过程。

我相信,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和孩子共同承担,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好时机,这是一个相爱的好时机,而不是一个相杀的机会。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408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跳河,孩子跳楼,新手父母避免相爱相杀的三大招(4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rs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