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农产品卖得怎么样?”,发小问。
“不太好。”,我答。
“慢慢坚持吧。”
“只能这样了。”
春节期间,我一个人坐在外婆家的阳台上,看着前面的苍山和蓝天,思考2017年的农产品怎么卖。
2016年,是一个记得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我和刀叨开始卖农产品。准确地说,我们应该是从2016年05月开始正式着手准备网销农产品的事。
回顾过去的2016年,我们走得很慢,比我写字还慢。
从财务上而言,我们失败了。
从产品上而言,我觉得我们成功了。
我梳理了一下我们2016年的步伐,具体如下:
2016年07月24日:云南峨山金红栗上架。
2016年09月13日:云南峨山老树泡核桃上架。
2016年09月15日:云南峨山珍珠稻上架。
2016年10月12日:云南峨山滇味香肠上架。
2016 年11月04日:云南戛洒冰糖橙上架。
2016年12月23日:云南磨沙西尼红糖上架。
上述六个产品中,在线上,峨山金红栗和戛洒冰糖橙卖得比较好;在线下,西尼红糖卖得最好;其余三个几乎没有什么销量。
我们的营销和广告投放也主要针对金红栗、冰糖橙和西尼红糖,但效果都不太好。金红栗和冰糖橙成交方式基本上都是朋友的同事和朋友,我们想改变,却力所难及。
而西尼红糖则几乎都在线下完成,店铺成交量只要一单,故而,如何引导客户从网店下单属于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对于客户而言,直接微信转账给我们是最方便的事,从网店下单则显得相对复杂。
对于泡核桃、珍珠稻和香肠,我们没做过多的宣传,网店的成交量都是客户自发成交,我们喜欢这种成交方式,但成交量却少。
从客户区域来讲,相对较有名气的金红栗、冰糖橙和西尼红糖的客户主要以昆明为主,而泡核桃、珍珠稻和香肠成交的几单则主要来自南京、上海和深圳。
总体而言,我们挑选的农产品,在云南省内的销售远高于省外,这主要可能源于价格、认知度和口感三大原因。
价格方面,我们的定位是“专注云南优质农产品”,故而定位是中高端客户,所以成本价比较高,我的利润空间也小。
认知度方面,本土农产品在本省的认知度远高于省外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像冰糖橙这样依托褚橙的水果更是知名度比较高。相比戛洒,峨山的知名度较低,故而金红栗的市场初期远没有冰糖橙和西尼红糖那么大。
口感方面,这个主要涉及珍珠稻和香肠。地域差异造成不同的口感和偏好,所以比较偏本土口味的东西在推广方面本来就难,再加上价格的定位,让我们的珍珠稻和香肠销售难上加难。
总体而言,我们的农产品没有挣钱,相比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完全在做赔本生意(财务上),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实际行动了,这远比坐在办公室里想象来得实在,也来得残酷,但至少在心理层面,我觉得我们成功了,因为我们做了,我们走了第一步。
农产品的市场巨大毋庸置疑,但谁都想分一杯羹,而品牌认知度、标准化、运输和保鲜、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远比我们想得难,而且难得多,而这也是为何农产品电商最后都去做批发的原因,因为光做零售太难,为了生存,只能批发和零售同步。
这几年,新平和峨山也有很多人致力于做本土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但最终走的还是“批发+零售”的方式,而这也是我们必需面对的一个选择。
通过批发挣钱养着品牌(零售),再以品牌(零售)促进批发,这是很多农产品创业的人现在在走的路,但我对这种模式一直存有疑问,而且疑问重重。
不过,抛开那些高大上的“模式”、“定位”等词汇,最直白的就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卖农产品,卖给谁,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一个看似简单,却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或许,2017年,我能找到答案,或许永远也找不到,谁知道呢!
2017年,一半将过,我的答案,在哪里呢?
公众号:粒志
微信号:BWbuyw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