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的定义
下面是一个感知器:
Paste_Image.png可以看到,一个感知器有如下组成部分:
- 输入权值 一个感知器可以接收多个输入,每个输入上有一个权值,此外还有一个偏置项,就是上图中的。
- 激活函数 感知器的激活函数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下面这个阶跃函数来作为激活函数:
- 输出 感知器的输出由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
事实上,感知器不仅仅能实现简单的布尔运算。它可以拟合任何的线性函数,任何线性分类或线性回归问题都可以用感知器来解决。
感知器训练法则
A)初始化权向量w=(w0,w1,…,wn),将权向量的每个值赋一个随机值。
B)对于每个训练样例,首先计算其预测输出:
C)当预测值不等于真实值时则利用如下公式修改权向量:
各符号含义: 代表学习速率,t代表样例的目标输出,o代表感知器输出。
D)重复B)和C),直到训练集中没有被错分的样例。
算法分析:
若某个样例被错分了,假如目标输出t为-1,结果感知器o输出为1,此时为了让感知器输出-1,需要将wx减小以输出-1,而在x的值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减小w的值,这时通过在原来w后面添加(t-o)x=即可减小w的值(t-o<0, x>0)。
通过逐步调整w的值,最终感知器将会收敛到能够将所有训练集正确分类的程度,但前提条件是训练集线性可分。若训练集线性不可分,则上述过程不会收敛,将无限循环下去。
感知器的代码实现
class Perception(object):
def _int_(self,input_num,activator):
'''
初始化感知器
'''
self.activator = activator;
#权重向量初始化为0
self.weights = [0.0 for _ in range(input_num]
#偏置项初始化为0
self.bias = 0.0
def _str_(self):
#打印学习到的权重、偏置项
return 'weight\t:%s\nbias\t:%f\n' %(self.weight,self.bias)
def prefict(self,input_vec):
#输入向量,输出感知器计算结果
# 把input_vec[x1,x2,x3...]和weights[w1,w2,w3,...]打包在一起
# 变成[(x1,w1),(x2,w2),(x3,w3),...]
# 然后利用map函数计算[x1*w1, x2*w2, x3*w3]
# 最后利用reduce求和
return self.activator(
reduce(lambda: a,b:a+b,map(lambda x,w:x*w,zip(input_vec,self.weights)),0.0)+self.bias)
# 这里reduce中的0.0就是reduce计算结果的初始值,其他是在0基础上累加的
def train(self,input_vec,labels,interation,rate):
#输入训练数据:一组向量,与每个向量对应的label,以及训练轮数
for i in range(iteration):
self._one_interation(input_vec,labels,rate)
def _one_interation(self,input_vec,labels,rate):
#一次迭代把所有训练数据过一遍
# 把输入和输出打包在一起,成为样本的列表[(input_vec, label), ...]
# 而每个训练样本是(input_vec, label)
samples = zip(input_vec,labels)
#对每个样本按照感知器规则更新权重
for (input_vec,label) in samles:
#计算感知器当前权重下的输出
out = self.predict(input_vec)
#更新权重
self._update_weights(input_vec,output,label,rate)
def _update_wights(self,input_vec,output,label,rate):
#按照感知器规则更新权重
# 把input_vec[x1,x2,x3,...]和weights[w1,w2,w3,...]打包在一起
# 变成[(x1,w1),(x2,w2),(x3,w3),...]
# 然后利用感知器规则更新权重
delta = label - output
self.wights = map(
lambda:(x,w):w+rate*delta*x,
zip(input_vec,self.weights))
#更新bias
self.bias+=rate*delt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