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七章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七章笔记

作者: huangli | 来源:发表于2016-09-14 15:46 被阅读135次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 圆圆案例
      • 圆圆上幼儿园,报画画特长班。每周从幼儿园里带回两张她上课画的画,老师在上面打分,以像不像为标准。此后,圆圆开始求“像”了。虽然分数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胆怯,不像以前挥洒自如。过了一段时间开始画彩笔画,河流是粉色,这是女儿喜欢的颜色,可是没有选上。老师说河流是蓝色的,不能化成粉色。作者觉得,一张画能不能选上无所谓,但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能选上,并且说孩子“画错了”,这样一种认识灌输到心中,让作者有一种受伤感。
      • 那作者如何跟圆圆说了?“你为什们要把河流画成粉色呢?”她想了想,嘟哝说:”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觉得粉色的好看。“ 作者:”对,画画就是为了好看,所以我们说一张画,只能说它好不好看,不能说它是对或者错,是不是?“接着用碗里的水对圆圆解释,水没有颜色,也可以是任何颜色。同时对这样的画画班表示担心,是在扼杀儿童的想象力

    不上学前班

    • 佳句
      • 学前班发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已变成正常学制教育中的一个”骨质增生“。但这个多余的东西现在却被许多人看做是天使背上的翅膀,以为这样的”多“总比”少“要好,这是在实在是个错误!
    • 分析
      • 外地亲戚电话,正面临着该不该让孩子上学前班的选择。上一年级只差一个月,学校暗示她交一笔赞助费可以上一年级,否则就上学前班。作者建议,直接上学前班,如果不行就留在幼儿园,别上学前班。
      • 学前班的产生是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一个应急措施。最早出现80年代,由于城市学龄儿童迅速增长,而那时民办幼儿园很少,孩子的入托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采取了让小学办一些学前班来解决部分幼儿的学前教育-可见学前班的出现主要是出于学龄前儿童分流的需要,并不包含有教育学意义的衔接需求
      • 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学前班,绝大多数是出于跟风和盲目。意识误以为学前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如同上三年级必须要先读二年级一样。二是出于对孩子未来学习成绩的焦虑,认为上学前班是“提前打基础”
      • 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只有指定性意见,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学前班教学大纲和教材。质量如何全凭自己的主张,或教师自己的感觉。由于它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学校一般对这块并不重视。我国几十年来学校教师入职门槛较低,许多学校文化教育素养低,她们的工龄可能有四十年,但并非有四十年的“教育经验”;往往一种工作经验用了40年
      • 我国当前“学前班”整体情况看,不但不能依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情况让他们在智力、习惯、创造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反而再这些方面形成障碍
      •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于生活关联的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 佳句
      • 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方面有全面的小鸡影响。它的坏作用,远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点热,多吃一个馒头有点撑那样简单,它能改变这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坏他们的道德
    • 暴力作业
      • 作业量大,比如每个字写20遍
      • 惩罚性。每个改正答案写20遍
      • 恶意评价。每次单词测验,只要学生写错一个单词,就给打“零”分。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 原因
      • 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多写多记就能学到知识。一个字写20遍就比2遍好,一道题做5次就比1次好。只是用繁重的作业把孩子的肢体固定在板凳上,但是孩子的内心会起一种变化,会生成一种叫“厌学”的物质
      • 急功近利。学校统一出的考试卷都是考课本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阅读老师”班里的孩子考试成绩往往不如“拆字老师”
      • 根本原因是教学评价的导向问题;二是教师的素质问题
    • 宏观问题
      • 拥有最多教育经费的教育专家喜欢高屋建瓴的宏论,在事关儿童每一天学习生活的问题上却总是缺席
      • 作者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她说孩子们写生字,每个字写三遍最好。作者认为这才是“学术成果”
      • 教育行政部门,总是用“行政思想”来自上而下的管理学校,很少考虑用“教育科学理念”来细致入微地服务于学校

    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 佳句
      •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乐或自卑。一个孩子如果因为电脑游戏耽误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也会有别的事情把他拉下水,我坚信使人堕落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心灵的空虚,或某些素质的缺失,那些在游戏中堕落的人,即使没有电脑游戏,也会有另外的什么东西是她不可自拔
    • 圆圆案例
      • 圆圆10岁上初一开始玩电脑游戏,而且是在作者怂恿下开始玩的。每到周末一玩就4、5个小时,到寒暑假可以一口气玩7、8个小时。
      • 作者认为孩子总应该玩点什么,要让孩子快乐,在她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获得那个阶段应有的快乐。如果没有一件有趣的事,多半是要在电视机前消磨了。宁可在游戏中消磨,也不愿经常呆在电视机前。游戏是主动参与,玩的过程中还有智力投入。而且同龄人都在玩,如果不玩的话,就会缺少一个重要的话题。至于上瘾,也不是没有担心,但总来说有信心,信心来源于对孩子的了解
      • 刚开始玩的时候,也像别的孩子一样非常痴迷。课外书几乎没时间读了,到了练二胡的时间也不想下机;吃饭也不按时吃。说过几次,依然没用。但是说话依然和颜悦色,毫无责怪。心理越急越不能拉下脸来教训,绝不能站到她的对立面。经常用愉快的口气问他一些关于游戏的事,真诚的分享她玩游戏的快乐。一年多玩下来,对游戏兴趣依旧,但逐渐掌握了自我控制 。 到初三的时候,她把所有的游戏盘豆撞到一个纸箱里,说中考前不再玩了。中考结束后,本来计划要做好多事情,但是又把最多的时间投入到玩游戏,原定计划都没实现。到暑期结束是和圆圆谈了一次,应该用好这三年,其实也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条件去玩
      • 家长“开放”之所以无效,意识平时管多了。二是家长缺少耐心,指望自己一变,孩子也能立地成佛
    • 网瘾
      • 对游戏有正确的态度,不要让孩子玩的时候有内疚感和负罪感
      • 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任何放纵都与内心空虚及道德堕落有关
      •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七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vv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