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罗胖《文明》专题,在杨家将一课中,谈到语言传播。
1、不要小看人类的语言传播。你要知道在过往,文字并不是大众的主要工具,就是解放前,中国又有多少人掌握了文字呢?
老百姓的信息传播与知识获取,全都是靠文字。比如说书人,能够将各种文艺、文化通过讲演的方式传递与流传。
2、不要怀疑人类在语言传播时代的记忆力。比如唱戏的,一字不识,唱起戏来,几个少时不停。那些说书的,很多并不识字。全是跟着师傅级说唱者练出来的,也是拼记忆。
自己有深刻的体会,电脑、手机没有出现时,当时从事办公室工作,能够将所有分公司、领导三四十个电话号码记得一清二楚。只要领导问起,不用翻小小的电话记录本,随口就能对答出来。
村里不识字但会算帐的农民卖菜,价格几角几分一斤,买个几斤几两的,再来找零,算得一清二楚,全是心算。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老百姓的语言与记忆能力超强。
3、语言传播是现场演示,更生动,更有现场效果,即时性强。它传播快,但容易失真。而文字传播更精准,能够跨越时空,对于未来更有传承的意义。
4、文字传播着眼于远处,更有利于语言传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