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们好梦。
1.
头条问答上回答了一个有关婚恋的问题,基本情况是提问者93年出生,农村人,在北京工作,县城有房,有车,没对象。父母很着急,邻居们也“着急”,让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几年后这不就是自己的情况么,脑子里过了一下,试着回答了一下:争取父母的理解,不要在意邻居们议论,婚姻选择不能仓促。其实别说关于婚姻了,恋爱我都还只是个小白,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好像平时答题一样,怎么着也能编出一大段来,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再来说说。
爱情不一定是婚姻,但婚姻不一定是爱情。
很少有恋人从相恋走到婚姻,然后相伴一生。电影上看到过,新闻报道看到过,现实生活里只知道爸爸妈妈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十几岁恋爱,携手走了近三十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感情从未改变。
恋爱可以干柴烈火,但婚姻就要烧柴火了,要过日子。
很多的恋爱的人都是热晕头脑的,没有人考虑爱情的未来,因为不顾一切去爱就是心目中的爱情。而一旦走到婚姻这里,爱情或是终结或是延续。婚姻是要看到未来的,相伴一生的人不会轻易背叛,他会是永远的守护者。
2.
扫房日,爸爸妈妈又吵。
无非就是妈说爸爸懒,爸爸说妈干得活没用。还偏偏扯上我。
“以后长大了勤快一点,要是跟你爸爸一样……”
“要是那样我就心疼死媳妇了。”
每一个人生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我好像真的到了谈婚论假的阶段,同时也过了恋爱的阶段。
尽管爸爸妈妈不会像提问者的爸爸妈妈那样“催婚”,但他们无法脱离的身份是普通的父母,他们会在乎这些,尤其当我的同龄人一个个结婚生子,他们会着急,会担心。在上一个阶段,他们不会逼我学习,告诉我“快乐比其他的都重要”,可他们只能在乎我的成绩,我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三十岁,我可以等到这之后再选择婚姻。”我是认真的,可他们不能等也是认真的。我想要表达的是与他们的心愿相违背的。
为什么会有人生阶段的界定,我真的只能生活在规定当中吗?
好像薛之谦的歌能安慰自己的小纠结。
3.
晚上在姥姥家呆到了十一点多。
上高中的表弟放假了,除了老舅家,所有人都在。
以往的时候吃完饭,两个表弟呆不了多大一会就会回家,好像跟我们这些大人没什么说的。可今天的讨论让小表弟都不想走了,也能跟着大人的节奏“抬杠”,关键是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逻辑和思维,他模仿着大人的样子说话。
谈论的不过就是学习、教育的问题,要说意义不一定有多深刻。所有人都可以发言,我看到的是一个包容的环境。他们几个似乎比我小时候要活泼一些。整个家庭的改变要看我们几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