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2/15 《道德经》

作者: cafuni栀子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20:07 被阅读6次

第二章 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所讲内容更具体形象,阐述的道理更明白易懂。

心得:1.矛盾是不断变化、相互转化的。  2.世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这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正所谓物极必反也。                                  3.我们看问题要辩证地去看, “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要主观臆造,勉强而为。                                                4.即使获得某种成功,也不居功自傲,而是要懂得激流勇退,功成不居,对成败荣辱淡然处之。

第三章 圣人之治 无为而治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心得:

1.老子认为只有净化人的心灵,减少心中的欲望,心宁静淡泊,才能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圣人之治,才能达到淳朴民风和盛世之治。 这并非老子的消极观念,而是他认识大道之后的真知灼见。                                              2.一个人只有内心纯净、宁静、淡泊,才能不被欲望迷乱,减少争名夺利而带来的浮躁和苦恼。 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 所追寻的境界吗?                                              3.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宁静充实的状态!

相关文章

  • K12-2/15 《道德经》

    第二章 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 K12-2/15《瑜伽之路》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希望自己能坚持不忘初心!

  • 2018年6月11日小楷

    《道德经》第15章

  • K12-2/15颠覆,岂止于特斯拉

    1.1.2 天才小书虫 马斯克从小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精力旺盛,且理解能力非常强。 马斯克在非常小的时候经常昏昏沉沉...

  • K12-2/15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的途径: 1.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段地从思想政治上、业务水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各方面完善自...

  • 帛书本巜老子.道经》第15章应该怎么解读?(知乎问题)

    帛书《老子.道德经》15章与通行本巜老子.道德经》15章对比,区别如下: 助词“呵”与“兮”的区别,“与”和“豫”...

  • K12-2/15《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成为高手的第二步: 03联机学习 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提问即思考 1W:为什么书读不过来? 答:因为方法不...

  • 2020-06-14

    |《道德经》1/15天 昨天下午听完白岩松老师关于他生命之书的演讲,我被道德经这本书深深吸引啦,原来道德经对我们的...

  • 豫兮若冬涉川

    今天背道德经第15章,同时阅读了《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对15章的解读。 这本书的作者韩鹏杰,是西安交大人文学院的哲...

  • 解读《道德经》之15-1:微妙玄通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微妙玄通”出自《道德经》第15章,意思是说:微小,巧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12-2/15 《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bm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