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八节,是否需要喝一碗浓稠的腊八粥?
其实我是不喜欢喝粥的,曾经年幼的生活,喝过了太多的粥。
曾经的农民不会让一块土地荒着。不管是在地头还是在犄角旮旯,他们都会随手种上一些蔬菜或者杂粮。为的只是让自己平时的吃喝多一点变化。
最常种的是豆角。不管是长豆角还是扁豆角,在旮旯里随便种几颗,就足够一家人的食用。豆角结果的时候通常都是喷发似的,靠吃肯定是来不及。扁豆角人们会摘一些嫩的,直接浸泡在韭花酱里进行腌制,腌透就成了不错的咸菜。长豆角水分大,不太适合腌制,就只能无奈的让它变老。老豆角已经不适合炒菜,所以人们就会把豆角剥开,用里面的豆子做粥。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豆子。黄豆不稀奇,绿豆也经常会小面积的种,种豆角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带几颗豇豆。各种豆子混一起,在加上主料地瓜干,最后放几颗花生。这比传说中的八宝粥还要香甜。
把玉米打成粉,黄豆碾成饼,丢锅里熬制玉米羹,玉米的清香里带着黄豆的香味。比最近爆火的超意兴免费的玉米羹香多了。
没有黄豆就在玉米羹里放几个地瓜。黄瓤地瓜水分大但是很甜,白瓤地瓜几乎没什么水分,地瓜的香味很浓。冬天一碗地瓜粥,暖胃又顶饱。
小麦下来的时候,碾一些新小麦,再配上地瓜干,放点绿豆。熬出来的小麦地瓜粥并不比传说中的燕麦粥来的差。并且不用放糖还很甜。没有地瓜也没事,屋角的旮旯里,随便摘一颗南瓜。也能熬一锅南瓜粥。
慢慢的走出了那个小山村,开始喝一些所谓精心熬制的粥。却总是有一股科技的味道。甜的过分,香的刺鼻。或许农村人的胃,只适合那些带着泥土的地瓜和花生,只适合那些并不稀有的黄豆绿豆吧。
莲子桂圆的,还是留给城里人配燕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