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要我如何陪着你?

孩子,要我如何陪着你?

作者: 舞之泉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22:58 被阅读0次

    上个星期,亲眼目睹了两个妈妈教训孩子。

    故事一:

    闺蜜的孩子有点轻微自闭。他骑着滑板车不小心碰到了我儿子的脚,闺蜜很生气,她把儿子吼过来,想教孩子一句话,“我骑滑板车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人要躲开”,这一句话信息量有点大,孩子学了十几遍才学会。我看到孩子刚刚走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妈妈手一抬,他立马缩了一下,往后退,嘴里喊着“不要打我”,其实闺蜜也没想打他,孩子只是应激反应。闺蜜很无奈,她说,这个孩子跟她好好说话的时候,她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你这,你叫他名字好多次都没有回应,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一个经常吼叫的妈妈,而且这个孩子经常闯祸捣乱,气急了真揍!

    旁观者不太清:闺蜜的孩子沟通起来确实很费劲,我非常理解她的状态,她几乎在每次说孩子不太好以后又非常后悔,抱着孩子再夸一顿,也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听懂。就我自己而言,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旁观者的我,无法轻飘飘地去劝她对孩子温柔讲道理,她在很努力地纠正孩子、帮助孩子,也有点“控制孩子”,我还在学习如何跟星星的孩子交流,也不清楚大人是否能把他们从另一个世界拉回到现实,这种“控制”有没有可能对他有点好处呢?

    故事二:

    邻居家的小女孩喜欢跟我儿子玩。一天晚上8点多了,邻居妈妈来叫孩子回家,说是回家还要练字、洗澡、讲故事,一堆事情没做,得赶紧回家了。孩子不想回去,我提议让两个孩子一起练字,于是搬来板凳一起写,过了10分钟,邻居妈妈过来看,结果发现她家孩子才写了5个字,还在左顾右盼玩,耐着性子陪了一会就发飙了,差点要动手,孩子哇哇地哭着喊,妈妈是世界上最坏的。邻居妈妈提溜着孩子回家了,我听着门咣当一声关上,心里阵阵悔意,我该是提了一个多么差劲的建议啊!

    旁观者不太清:邻居妈妈是个很能聊天的人,不过她自己也说情绪控制不是很好,总是着急。看到孩子吃饭慢腾腾,就急着去喂饭;看着孩子读书写字慢,也会熊她甚至揍她。

    我很认同的一句话是,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尤其是对孩子。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用合适的、克制的、平静的、同理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然后把孩子作为出气筒,因为他弱小,没有反抗力,还仗着他爱着你,依赖着你。有时候我就想,等孩子长大了,挂念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此时我希望孩子回来陪伴,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还会控制不住情绪去跟他吼,跟他闹,让他回家多陪我吗?不会。我应该会和我母亲一样,像个老妈子,心甘情愿地伺候着归来的孩子,这样他们才会多回来陪你。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依赖你的小孩了。

    故事三:

    抖音上有个父亲因为孩子玩手机没忍住,揍了孩子一顿。看到蜷缩在沙发上的孩子,他有感而发,“现在的孩子们,由于从小长到大,经历的冲突比较少,这也导致了他们,突然面对冲突的时候慌乱不堪,越对话越糟糕。在外面遇到欺负的时候,没有基本的应变能力,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们审时度势,进退自如,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谈,谈不拢就跑,跑不掉就忍,总之,要把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有网友评论说,这就是“打完孩子有理系列”,也有人评论,“打孩子是不对,但是没挨过打的孩子容易跳楼!”

    旁观者不太清:用打孩子来教育孩子“审时度势,进退自如”,小孩子会懂吗?他为什么要跟他最亲近的人来进行冲突训练呢?难道在现实世界中,他们要面对的冲突和挫折不够多吗?大人们有没有想过,在孩子的世界里,挫折和冲突是什么?有可能是小推车一直上不去的坡,有可能是别的小朋友在抢着玩他的玩具,有可能是一直写不好的一个字,有可能是一道怎么都算不出来的数学题,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很多,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有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一次面对挫折、面对冲突时候的教育机会呢?

    当他们遇到压力的时候,该依靠谁呢?自己扛过去,还是去寻找曾经给他难堪的父母呢?

    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挫折,而是父母要给他情感支持,一起面对生活中必须要迈过去的那道坎。陪着孩子一起经历一个个小障碍,让他知道人生就是要解决一个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不管他遇到什么事情,回头都可以看到他的爸爸妈妈张开双臂保护他,而不是高高举起的棍棒盯着他。

    故事四:来自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是一名家庭教师,这本书用细腻的笔记录了9个家庭的孩子。第一个家的孩子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个瘦瘦的眼镜仔,她有一个对他期望非常高的妈妈,她已经给孩子请了十几个家教,没有一个能够长久,她对新来的家教老师说,“我儿子如果不乖,你就打下去,孩子有错,就要教育!”在妈妈的允许下,他之前的家教老师变本加厉的打,直到打累了,也辞职了。

    作者发现这个孩子一点都不笨,只是在要写答案的时候就会从头到脚地僵硬起来,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一旦犯错,就会有拳脚过来。所以,他在答题的时候,眼前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关卡,他无法跨越,反复质疑,踟蹰再三。

    他只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

    后来作者发现,眼镜仔的爸爸对他期望很高,他的妈妈把丈夫的人生放在第一位,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她的价值就会被丈夫否定。于是她不断地去对孩子施压。

    最后,坚持不用体罚教育孩子的作者实在受不了了,辞职了。

    旁观者不清:这个故事很长,读起来很悲伤,很无力。最可怜的莫过于孩子,他依赖着妈妈,妈妈依赖着缺位的爸爸,她不断地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孩子,他小小的年纪承受的是不是太多了?

    父母的角色是什么呢?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个比喻,类似牛顿的宇宙观吧。牛顿认为世界好像一个钟表,师傅完成装配之后,上紧发条,钟表即开始自行走动,也就是说,上帝完成创造之后,即退居幕后,而人类可以凭借理性去发觉这世界的运行。

    孩子是跟你一样的生命体,他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复杂的世界,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爸爸妈妈!父母就是他们勇敢前行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要我如何陪着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dz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