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不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一种数学推理,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在心理学上有一定根据,即负面心理暗示会对人的心态及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有坚定的自信,稳定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语言做表述,对自卑感等负面情绪或不良念头采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觉立即打消。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觉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勇敢应对,始终以正面、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预防方法:
1.尽量避免感情用事。控制情绪,抵制烦恼。在处理烦恼问题时可以遵循以下四个要诀:
(1)照着正确的解决方法去做;
(2)尽量收集资料,找出让你烦恼的原因;
(3)衡量资料的重要性,并找出对付的方法;
(4)观察事情进行得是否顺利。
2.不要冲动地去做一件事,把问题和其他有关系的事情再慎重考虑一遍,如果没有比立刻行动更重要的事,那就立刻去实行。
3.压力太大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下。
4.为了切合实际,不要嫌麻烦,再检查一遍。
5.按部就班地从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找出解决办法,不要妄下断言。
6.和自己的意愿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所做的决定是否违背心意。
衍生的版本: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6、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7、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8、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9、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0、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1、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