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授奇书
秋日邳城,小桥河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一位迷茫善良的青年,一段注定传世的佳话。
那天天朗气清,少年在桥边悠然行步,对面迎面走来一位老人,就在他们即将擦肩而过的前一刻,那老人竟故意将脚下的木屐踢到桥下,还无礼蛮横的让那个与他素不相识的青年去捡鞋。
青年虽然愤怒,但并没有发火,很听话地给老人捡起了鞋。正准备离开呢,老人又要求给他穿上,青年再压怒火,跪着给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穿上鞋,谢也不谢,起身离去,还没走到桥中央,却又折返,依旧是那副不可一世的表情,父亲对儿子般命令青年,五日后在这儿等着。青年索性把自己当儿子,恭敬地回答:“好”。
这就是著名的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后来,张良去桥上去了三次,才得到老人的馈赠:一本奇书。
关于黄石公送给张良的到底是什么书?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了,并不是《史记》所说的《太公兵法》,而是《素书》。
原来,汉末赤眉起义时,有人盗了张良墓,在墓中发现了《素书》并将其带出。《素书》得以重见天日。重印《素书》时,里面也明确地做了说明: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
奇书奇在哪?
《素书》只有一千多字,但言简意赅。它以“道、德、仁、义、礼”五个要素为核心,来探究社会,揭示自然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张良得到书后,手不释卷,日夜研读。对于张良来说,《素书》至少教会了他三样本事:
第一,消解家国仇恨,把格局变大
在此之前,张良格局比较小,念念不忘的是韩国灭亡,张良一家被害,他总想着复仇和复兴韩国。他找了个大力士,手持60公斤重的铁锤,准备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这种做法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然后四处躲藏。读了《素书》后,张良放下了心中的仇恨,放下了复兴家族的执念,眼界变宽了,格局也变大了。他不再想着一人之私,一家之利,而是愿以天下为己任,济世兴邦。
多年以后,张良跟随刘邦,力量强大了,终于有了复兴韩国的机会了。可是当他找到可以立为韩国之君的韩成时,心都凉了,因为此人的胸怀根本不足以做王。张良这才懂得,以前那个一心想复国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第二,找到成功的正确途径,得遇明主而成帝王师
《素书》中说,要“潜居抱道,伺机而动”。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等到一位明主,不遇明主便只能等。
张良从来不是一个缺乏耐心的人,曾经他为刺杀秦始皇,能苦等十二年,现在更是从容淡定。当然,这里的等,不是消极地等,而是要睁大眼晴,一边等候,一边寻找。
尽管过程几经波折,他准备去寻的陈胜和秦嘉都先后身死,但这也许就是命运为他和刘邦定下的缘分吧。最终,张良将目光锁定在沛公刘邦身上,他想到了《素书》中的那句:“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通过观察,他相信刘邦就是那个具备“德、信、义”的人。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刘邦很听他的话,甚至可以说像个听话的学生听老师的话一样。
比如刘邦攻入咸阳后,一时间贪心与享乐心作怪,在咸阳大肆吃喝玩乐,樊哙劝他他不听。张良直言相劝,不留情面,让刘邦撤军灞上。张良的直言刘邦听了,刘邦微笑着说:“子房, 我们撤军灞上吧!”
能得张良,刘邦无疑是幸运的;能让张良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刘邦靠的自然也不会只是运气。
后来,秦王朝的故事落下帷幕,张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再后来,项羽兵败垓下,刘邦胜出,张良总算是放下了心……
第三、功成名就后,如何退出
正如张良所预料,事业成功后,刘邦开始用铁血手段对付异姓王及功臣:韩信、彭越、英布...…一个个曾经的明星在天空中暗淡下来,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张良很迷茫,却无可奈何,人心难测,哪怕聪慧如他,也无法阻止这历史的浪潮。但张良有《素书》,《素书》告诉他:“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所以他无疑是安全的,不管是刘邦,还是吕后,都没有动张良的心思。
《素书》又告诉张良:“如其不遇,没身而已。”张良感觉到,刘邦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刘邦了,对于他来说,刘邦已经从“遇”变成了“不遇”,那么就只能“没身而已”了,所谓“没身”,也就是归隐林泉,做个无官无职的清闲散人。张良于是告别家人,去紫柏山潜心修道,从此不问世事。走时,他带走了《素书》,于是西汉再无《素书》,再无公子子房,也再无留侯张良。
与张良相反的是韩信,韩信名利心重,舍不得打拼来的地位与权力,最终落得个身死长乐宫,让人叹息!
至于张良为什么带走《素书》,而不是将《素书》传给儿子?这一点,千百年来是个谜。其实,我认为与书无关,与人有关。想一想,黄石公为什么把《素书》传给张良,而不是别人,是因为张良的才能、品质、性格都符合它,而张良的儿子,不一定有张良的才能与品性。他不一定读得懂《素书》,《素书》也不一定符合他。不符合的人得了《素书》,可能会害了他,所以张良带走了《素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