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入,与智慧合
有这么一件事,A把心爱的包送给了B,B很开心地收了,结果没几天A
发现C用了包,结果A很不舒服,说B怎么能把自己送的东西送给别人。
《朱子家训》说:“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如,我帮过你,一直惦记着你欠我的情,这就是施而不舍。
当你给出的时候,给出了就是属于别人的了,不是因为交易,而是自然的给予!给予不是别人的需要,是自己的需要。就像水在流动,当把水止住,它就会无法流动,水的压力就会增大!如果你想要更多财富,你是放在银行有利息还是给出去,还是去担转,升发更多?智器放在自己身上就不会有流动发生,当你给出去,就会有更多的流动起来。
施与受是合一,接受也同样重要,接受也是一种能力。A夸赞B:“你长得真漂亮。”B很不自在地回答:“没有,没有。”
很多人都能够给出,但会拒绝接受。尤其当一个人无缘无故对你好,你奢惶恐,你会不好意思。这背后有几个声音:1.你对我好,我好像没为你做过什么;2.你给我,是不是觉得我没能力;3.不好意思的背后是我不值得拥有。
当别人给予,不要去拒绝,你要感恩的接受,说感谢,给他们给子的机会,永远是微笑,感谢他们,感谢你拥有的一切。
行深一步:有人需要帮助,去帮助他们,慷慨地去做!当你给予的时候,不要去盘算,你去给是因为你想这么做。可以给予赞美,给予钱,给予分享;可以接受爱,接受赞美,接受美好。打开宇宙的门,当你给予就准备好接受,因为你给出的,宇宙会成倍地给你,如果对某个人友好,就去给爱,让生命充满喜悦。施与受就是同一人。
就此醒来:我们绝无可能给出我们没有的东西,能给出去的是因为我们有,每一次的给予都印证了我们的有,有又强化了我们的丰盛。
今天功课:让我们慷慨的给予、优雅的接受,感恩的对待、喜悦的享用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行动篇,就是怎么样把这些我们能听到的观念变成我们真正生活当中能应用的工具或者是力量。
我们一直再说到一句话,说知识本身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它落进生活当中它才有用。所以我们也是想跟大家一起把这些知识落到生活当中,怎么样才能把这些认知落实到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就是「知行合一」,来自于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
这个时候大家会说听太多了,到底怎么做?其实你要做到的话,你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你要是真的知道,那你一定是做到了。所以但凡我们有些事情没有做到,那就证明我们不知道,没有真正知道,但凡有些事情我们没有真正知道,那一定做不到。
在今天的最后再给大家留一个小小的练习。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说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或者是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我们在舒适区待久了以后,很少会有新鲜的事物或者是做自己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事情。
但是每一件让自己害怕的事底下都可能藏着宝藏,试着去突破一下自己。那么接下,我觉得从观念上就可以能让我们从赚钱、挣钱、值钱这三个维度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如果说你要是想把这本书透彻的理解一下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去买来。看完之后我相信对自己的财富的掌控和规划,包括它的底层逻辑会有一些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