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则故事。一位大亨因为痛恨塞车,喜欢搭乘地铁。经过仔细观察和计算,他每次坐的车厢打开门时,都正好对着手扶梯。这样他便能赶在其他乘客蜂拥而出之前率先奔向电梯,节省起码5秒钟。
读完第一感受是,我滴个乖乖隆咚呛,5秒钟,有点过份吧。还记得那个故事的结论是:成功人之所以成功,自有其道理,他们习惯性节省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这个故事好像是在候机室的杂志读到的。说起乘飞机,再吝啬时间的人也会对中国民航的习惯性误航徒唤奈何。好在,现在在简书上日更的俺有了打发时间的最好利器,读读划划,再记点笔记,兴致起来后,往往嫌飞机晚得不够。有时候也难免意淫一下,若干年后自己也成了大亨、大佬、大咖,会不会有人翻出这一段,来佐证咱的惜时如金和成功的关联性呢。
我猜你要呵呵了。
这次也是这样,又是候机,又是一迟再迟的晚点,难免心烦。
突然隐隐听到圆舞曲的旋律。隔壁登机口,一群目视大概六十到七十岁之间的老人(当下中国被普遍认为的最幸福者)打开随身携带的迷你小音箱,音量不大,动静不大(不然早就被喝止了),但悠扬之韵仍能送到前后相邻的登机口,几对老人在不大的空间翩翩起舞。有一对舞者最吸引人,看样子像对老夫妻,头发斑白,气质卓然,舞步幅度很大,不时舞到一个个低头看手机的人面前,做做手势,示意一同起舞。看手机的人连连摆手,老夫妻向观者做个鬼脸,继续舞向下一个看手机者。候机候到这个境界,不服不行。
突然就觉得很轻松。这些忙碌一生的人,在日渐衰老之时和世界开着善意的玩笑(想想他们出行居然携带音箱,哈哈)。他们忽视了过程中的一切繁琐杂芜,使出行变成了一件纯粹的事。他们的心里应该都是乐土吧,他们让幸福和梦想恢复了最原始的含义。
真地,看到那一幕就恨自己老得太慢。
一下子心情大好。索性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过去观舞。可是,早不来晚不来,前序航班此时降落了。要不是不识时务的广播呼唤登机,我已经跃跃欲试舞上一曲了。
外面冬景毕现,12月正握着11月的手和它温情道别,到处是季节的手笔。想那么多做甚,咱且融入此刻的欢娱就好。也许,眼前的世界,就是咱向往的全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