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教师的职业因素。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其职业压力大,工作负荷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首先,教师沉重的工作负荷给教师带来职业倦怠,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异常繁重紧张的过程,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备课讲课,研究教材教法,要对学生身心、学习、情绪等各方面加以照顾和引导。名目繁多的教学计划与改革,各种考核评比等,也导致了教师本来繁重的工作更加沉重,再加上外部环境改革、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等,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较大的社会责任,使得很多教师在心理和生理上处于极度疲劳衰竭的状态,这种疲劳和衰竭状态正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典型症状。
其次,教师的角色冲突给教师带来职业倦怠,教师不仅只是代表了教师这一角色,这个角色含义非常丰富,在工作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家长的代理人。生活中,也有着常人应有的诸多角色,子女、父母、朋友等。扮演着多重角色,要从老师、家长、孩子的多种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些角色行为有时是相互矛盾甚至是冲突的,因此,这一切会使一个曾经非常富于责任心的教师不可避免的心力交瘁。
工作的重复性给教师带来职业倦怠,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面对同样年龄的学生,同一门学科,同一本教材,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消磨了教师曾经的激情,使教师产生了倦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年轻教师,初出校门激情澎湃,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工作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他们生活中少了感动,上课少了激情,教书成了职业,工资成为一工作唯一的动机,成为一个流于平庸的教书匠。
社会环境因素 。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也带来职业倦怠。刚刚开始激情澎湃,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渴望成功,体现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有着很大的不可确定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初期、中期可能没办法看到全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都是默默付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的不仅是工作的辛苦劳累,更有不被理解、有付出而无回报的心酸,缺少职业满足感的现实与曾经美好的理想构成了足以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冲突。
学生难于管理也给就是带来职业倦怠。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想的学生,其思想和行为不易为教师掌握了解和控制。有一些不良风气渗入校园,教师对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常常被现实抵消。
学校对教师评价的机制不合理。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以做课题、论文发表论教师,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脱离了教师的实际工作,但这种方式评价的结果又往往决定着教师的评优晋级职称晋升奖金发放等等。只要某一方面欠缺、不合格,就可能抹杀一个教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可能几年付出的心血。教师能不压力倍增?教师的人际关系处于微妙状态,而校领导又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对他们关心鼓励不足,使教师心理压抑,产生倦怠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