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新人,清秀的脸庞一脸的稚气,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模样。平时不是太讲究衣着,基本搭配就是T恤牛仔,天凉了就加件外套。平时工作时比较随性,心情好就喜笑颜开积极又主动。不高兴时就嘟嘟囔囔拖拖拉拉抱怨声不断。
下午快下班时,隔壁小慧送来了一个大柚子,大家难得轻松一下,就放下手头的工作,边吃边聊天。小林很开心地用小刀剥开了柚子皮,给大家一瓣瓣分着。小慧打趣道:“小林,今天心情不错哈,有什么喜事儿”?
“咦,你怎么知道我有喜事儿”
“你那张脸上不是写的清清楚楚吗——今天我的心情很好,我有大喜事儿啦……”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说小林确实是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一点儿都不带收敛的。小林很开心地说“这就是真实的我,一点儿也不虚伪”
“不是不虚伪,是你的本我太强大,自我没发展好吧?超我就更不用说了”小万戏谑道。
“本我?就是真我嘛,哈哈哈哈”小林很开心,大家也哄堂大笑。
“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把我分成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简单的说,本我就是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利己的我)。自我是在现实条件下,协调本我与超我的一种平衡(现实的我)。超我:良心、道德;自我理想。(利他)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欲望,如饥饿、口渴、性欲等。当本我中的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来说,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次感到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来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
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来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小林在平时的认知与行为中,更在意“我想要……”,是遵循自己的原始欲望,不太估计现实规则,而自我是“我能……”,是在现实中的,所以小万会开玩笑说他“自我”没有发展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