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大学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组给大家带来的分享内容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决策。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问题的边界:
1. 不管情况多复杂,你必须做出决策;
2. 你面临的问题当中许多都没有100%确保正确的现成方案;
3. 如果决策失误,损失是巨大的;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李宛霖,是一名全科医生,目前在一家社区医院工作,响应国家分级诊疗的号召----有病先到社区医院看,作为全科医生的我,无法选择病人,不管你是哪个年龄阶段,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稚嫩的婴儿,也不管你是什么病,轻如感冒发烧,重如癌症肿瘤,或者急诊外伤的病人,我都会作为首诊医生接诊。从业七年多,接诊的病人超过30000人以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全科医生会面临如下挑战:
1. 社区医院设备不完善,药物不全,很多时候,要在这种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对病人做出诊断和治疗
2. 由于人体的复杂性,现在有很多病因是任然无法通过仪器直接检查出来的,但是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基本的判断;
3. 病人同样的症状,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病因;同一个病因,不同的人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症状;
4. 社区医院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个小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本身就是多种疾病同时发病。
5. 病人因为各种原因,有时不愿告知我们真实情况。
不难发现,我们全科医生面临的工作常态就是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情况,又必须做决策。
接下来,我将分享四条不确定中做决策的四个心法:
这四条心法,是从四个问题总结而来:
1、 【降维排查】——从重到轻
第一个问题:常见病症是小病吗? 顺序是否需要提到上一句话上面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个关于老大爷的故事。
有一个70岁的大爷,他来就诊时,是这种情况:因阵发性腹痛,伴有低热,呕吐腹泻半天来就诊。既往有10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史,病人感乏力、精神状态欠佳,查体腹部无明显压痛。
不容易懂吧,翻译成人话就是:肚子痛,又吐又拉。
他是家属陪同着来的。一家人挺着急,找到了我。我根据以上情况,综合各种情况,想了一下,建议大爷去做一个心电图检查,遗憾的是,让患者去做心电图时,病人和家属强烈反对这种处理方式,一致认为患者只是吃了冰箱里面过期的食物,肯定是胃肠炎,医生只需要给患者输一点消炎药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坚持要给病人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病人最后离开了社区医院,去了街边的一个小诊所治疗。不久后,传来了老人去世的消息。
肚子痛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我们将这个案例复盘一下。大爷就诊过程中,从了解基本情况到让他去做心电图检查,我用了1分钟时间。这60秒中,我是怎么思考的呢?
这个老人70岁,有十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那么他腹痛,冠心病发作(或者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极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种病史的老年人,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极大,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心梗发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病理基础。所以此案例中的老大爷,有冠心病的概率非常大。
普通人,甚至许多没有经验的医生,都可能直接将他考虑为胃肠炎。但是,腹痛,发热,呕吐拉肚子,并非胃肠炎的专属症状,许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如阑尾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心梗的不典型症状,如果是年轻女性,还有可能是宫外孕,在如此之多的可能性之下,医生必须要进行鉴别诊断,唯有鉴别诊断之后,才能将其诊断为常见的胃肠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医生判断错误,病人将可能失去整个生命。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们是如何来进行鉴别诊断的?——降维排查!
在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查体后,不能排除的疾病,按照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排序,从重到轻,逐一进行排除。
老人的离去,让我非常痛心,也很惋惜。
当然,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听取了医生建议,真的检查出了严重问题,经过积极治疗,康复回家的病人。
面对一个极其严重又不确定的事情,按照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降维筛查,能确保事态不会往最坏的情况去发展,这就是我们全科医生的寻求决策的方式。
2、 【优先对因,其次对症】——从外到内
第二个问题: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是对的吗?
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事吧。
我同事她老公去长沙出差,突然肚子痛,就立马去了当地一个医院的急诊科就诊,由于医生当时病人太多,就直接让他先去做彩超,结果发现输尿管中有一个小结石,经历过结石的人一定知道那种疼痛是十分难以忍受的,她老公就要求医生帮他止痛,于是医生就顺理成章的给他开了解痉药止痛(大多数腹部疼痛,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腹部脏器的痉挛,或者相对狭窄后坎墩引起疼痛,所以解痉药物,可以使腹部的肠腔,管道松弛,而让患者腹痛明显减轻)。用了解痉药止痛药以后,腹痛有明显缓解 。可故事没有完,
出差3天后回家,腹痛比之前更严重,最后他到医院复查,阑尾已经坏死穿孔。
不是小小的结石吗?怎么就阑尾穿孔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导致这种结果的正是案例中的“止痛”用药。(大多数腹部疼痛,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腹部脏器的痉挛,或者相对狭窄后坎墩引起疼痛,所以解痉药物,可以使腹部的肠腔,管道松弛,而让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止痛后,让医生无法发现阑尾部位的疼痛。
临床治疗疾病的药物分两种,对症治疗药物,和对因治疗药物;对症治疗药物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但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这也是为什么你的腹痛在诊所治疗可以马上缓解,而正规医院治疗却需要一两天才缓解;喉咙痛咳嗽,小诊所可以让你吃下药马上缓解,而正规却治疗却需要一两天)。同时,如果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即使医生必须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痛苦的,也尽量不选择可能干扰病因判断的药物。
对于上述那个案例,医生给的解痉药,其实就是一个缓解患者症状的,但是却会干扰其他病因判断的对症药物。
这个案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不确定时情况时,不要马上处理表层现象,因为一旦处理,可能就会错失查找原因的有力证据。
3、 【诊断性治疗】——从后到前
第三个问题:当医生用药时,他是在治疗还是在诊断?
虽然现在的医疗如此发达,检查技术也非常的高精尖,
但在医生的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一小部分病,是无法直接找到病因的。如肺结核病人。
有研究表明,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数据)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许多案例中的一个:有一天,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咳嗽咳痰5天来找我看病,咳嗽咳痰,首先第一步想到的肯定是感冒。因为年轻小伙子容易得结核,所以医生肯定需要在问一问结核方面的症状有没有,比如说,最近体重有没有减轻,有没有觉得自己最近下午晚上老出汗,经询问,病人除了咳嗽咳痰并无其他症状。然后他吃了大概5天的感冒药,咳嗽咳痰任然没有好转。于是乎我就建议他去拍个片子,结果发现肺上叶是有感染的。
通过胸部CT考虑患者普通肺炎和肺结核感染可能性大,首先考虑常见病肺炎,于是进行两周正规的抗感染治疗(大多数肺炎抗感染治疗2周可痊愈),但是病人自觉症状和胸部CT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然后进行肺结核病的相关检查,这里需要补充一下,肺结核病人诊断的确切标准是在病人的痰液里面找到结核抗酸杆菌,而在临床工作中,痰里面找到结核杆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现在结核病多数采取的是诊断性治疗------即平衡药物利弊和病情的发展,考虑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先对病人用药。这个病人通过检查,多方弱证据证明结核的可能性大非常大,然后专科医生就给他采取4联抗结核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病人症状及胸部CT均好转,最终诊断为肺结核,继续4联抗结核药物治疗7个月后,病人痊愈。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不确定性情况的时候,只要问题的结果不是特别坏的,可以大胆的向前迈进一步,这未尝不可。
4、 【等待是为了更好的决策】——从快到慢
第四个问题:医生说“你回去观察”一下,这是靠谱的回答么?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达,随着预防大于治疗的倡导,人民对健康的重视,许多身体的“异常”在“体检的”时候,被发现了
一个无任何症状的,抽烟的,中年病人,体检胸部CT发现有一约2cm大小毛玻璃状结节?这时候医生该怎么办,CT机给医生除了一个难题。
这时候医生可能不会对患者做任何处理。等待疾病本身发展过程可以让医生更好做决策:所以医生嘱咐病人分辨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复查,观察病变是否长大,如果结节在短期内迅速长大,那么肿瘤的可能性极大。如果短期内变化不大,那么可能只是一个陈旧性病变。
同样的情况还有,做过父母的人,可能都会遇到孩子发烧的问题。那许多孩子除了发烧,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这个时候去看医生,医生只是给开了一个退烧药,嘱咐家属,孩子可能还会反复发烧几天,如果孩子烧到了38.5°以上,就给吃一点退烧药,没有烧到38.5°,你就观察着多喝水就行了。做家长的你,遇到医生这样的病情交代是不是会很焦虑?不理解?
其实遇到孩子只是发烧,没有其他症状,医生也是无法判断的,只能根据临床经验猜测是病毒感染,而病毒感染,目前是没有特效药的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烧1-2天,自己就好了;有的孩子烧3天,出疹子了,只有出了疹子后,医生才知道是幼儿急疹。而有的可能过一两天,会出现其他症状。
根据病人目前的情况,暂时不做任何处理,对于这样一种方法我们叫观察法。观察法通常用在一些病情相对比较轻,又不会危及生命的一些情况。
同样的启发,当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不确定性情况的时候,不一定都要处理,反而我们需要掌握判断事态严重程度的能力。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能力,碰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胸有成竹。
这个四个问题的回答,也正是我们全科医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总结一下,当我们在资源信息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要对不确定的问题,进行决策,常用的有四个心法:
1降纬排查,先排除最严重的可能性;
2先因后症,不立即处理表象以避免破坏寻找真正原因的依据;
3诊断性治疗,用治疗的方法寻找更多决策的依据;
4等待而决,适时等待是为了更精准的做决策。
这四条心法,对于大家来说,有什么妙用呢?
【关于迁移的阐述,待补充】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金句收尾:(备选)
A:不确定性中找确定,就是决策的最好方式!
B:迷雾漫野,光来的方向就是出口!
C:那些所谓的不确定,只是确定性的入口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