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汤”未必有营养,而且喝多了不好!
如今,走进书店,赫然入目的必定是各大知名网络写手,商业大佬,明星偶像们出版的畅销书,鸡汤文吧!这些书大抵千篇一律,无非是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某某朋友的故事编一编,再加上精美的包装,就成了一本卖相客观的书了。作者们也似乎缺乏创意,翻来覆去也就是“生活不会亏待持续努力的人”“20岁,你为什么总怕来不及”“好姑娘就应该嫁给爱情”等等。曾经看过汤木的励志书,现在再回首时觉得光看书名都蛮好笑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你受的苦,总有一天会照亮你未来的路》。而我们这些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似乎对这些很受用。
微信公众号上鸡汤泛滥已是常态,“初入职场应该明白的10个道理”“人际交往的30个秘诀”“20岁的女孩,要做什么才不会后悔”……相信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标题,有些公众号发的竟然全是此类文章,虽然鸡汤说出了一些生活道理,但那只是很浅的东西,况且鸡汤喝多了难道不会腻吗?就连我喜欢的简书APP,也日渐被鸡汤文占领,我知道,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没人跟你谈传统,没人跟你谈经典,大多数人都渴望快速成功,渴望赚更多的钱,渴望成为人生赢家,对鸡汤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催生了各式各样的鸡汤文吧!印象最深的有什么“这样的女孩在男生眼里会发光”“你知道吗?比你优秀的人还努力”……甚至还有很多毒鸡汤,诸如:“凌晨四点的朋友圈”“无人流,不青春”等等。试想,倘若我们自身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和知识体系,很可能被各种鸡汤文糟蹋,人云亦云,甚至走向错误的航道。

自从病倒以后,我时常翻阅以前的日记,发现自己被鸡汤荼毒太深,硬是把生活熬成了一锅浓稠的鸡汤……

好像是从大三那年的冬天开始,浑浑噩噩了两年的我感受到了毕业的压力,这时,接触了很多鸡汤书,比如:《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整个人像是上了发条一样,我要考证,我要拼命做兼职,我要参加很多活动,我要不停地奔波,不能让将来的自己后悔……我是个死心眼的人,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拼尽全力做到极致,而其他的,也就抛之脑后了。就像大二那年,饱受鼻炎折磨的我开始研究养生,在养生面前,学习都不重要了。我几乎花了所有的空余时间研究食物的功效和性质,每天看《名医话养生》《养生堂》等节目,还被身边的朋友封为“养生大师”。后来,我说我要努力,看到这些年和其他同学拉开的差距,我害怕了,焦虑了,于是在鸡汤的助威下,每天喊着口号:我要成为更好的人!仿佛中毒了一般,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无关紧要了。
我在地铁里背单词,我每天都列很多条to do list,我不停地实习,在懈怠的时候就看点鸡汤文振奋一下,我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我认为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应该有所收获。我看日剧是为了学日语,我看《奇葩说》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我不看《非诚勿扰》是因为我不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总的来说,我变得太功利了,我的人生观,我的思想都畸形了。
诚然,喝“鸡汤”会燃起我们的斗志,但其中的度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再次,鸡汤是绝对不能代替经典,假如你读了很多本鸡汤书,你会觉得自己博览群书吗?几乎所有的励志书都是一遍就丢,看完就忘,看的过程中仿佛满血复活,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依旧满满的空虚,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什么。而有的励志书会让你看到很多人生赢家,逆袭的故事等,看着别人都是海归硕士学历,年薪百万,赢取白富美,仿佛觉得全世界就剩自己最卑微。真的,也许在旁人看来,我的学历,外表,能力都可以了,可是在鸡汤里浸润太久的我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要更拼命。殊不知,那些完美的人设也只是少数,生活不只是一味地向前,也需要偶尔停下来欣赏风景,没有人可以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运作,即便是再伟大的人,再繁忙的人,也是要劳逸结合的,我,错得太深。

曾经,旅行让一个人更美好这个观点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很火爆,每天受着这些言论的洗脑,我开始筹划旅行了,作为失去数学这门理性学科熏陶的纯文科生,我的思想变得虚无缥缈,忘记了学习和考试,每天想的是我的下次旅行要去哪里,想的是漂亮的裙子和化妆品,就这样迷失了自己……后来,又出现了旅行并不能拯救你空虚的灵魂这类文章,我凌乱了。现在再回首那段往事,真觉得自己幼稚得可爱,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和辨别能力。旅行,最多只能成为生活的调色盘,怎能占据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呢?做好主要的事情,旅行只是小确幸,读万卷书再去行万里路,远远比走马观花的旅行来得更有意义。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看到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一不小心我们就很容易走入思想的误区。
任何人都有失落,迷茫,痛苦的时候,也会想寻求人生的方向,鸡汤确实能暂时缓解人的痛苦,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认为,伤心的时候找最好的朋友倾诉是否会更好?鸡汤可以看,可是却不能成为精神寄托。再次,想找寻人生方向,想获得人生启迪,看名人传记会让你受益更多,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列夫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很喜欢读书,他从小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到去世,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而这些,鸡汤是断断做不到的。

最后,我现在看到鸡汤都会反胃了。我已不想追求这世间的名和利,也不想成为男生眼中会发光的女子,只想摒弃一切浮躁和焦虑,真切地把生活握在手里。也希望大家能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别受鸡汤的毒害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