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6854/e9b5408f2fab884d.jpg)
今天看到一本书《教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书中倡导如何不吼叫、不打骂教出最棒的男孩,其中有很多观点对我来说可以相当实用,家有男孩,作为父母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养育孩子,避免无知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情感发展。
我家小朋友比较淘气,有的时候我会比较抓狂,犯了错误对他大发雷霆。
这本书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关于孩子犯错误父母的处理态度。
书中描写了孩子打碎了玻璃杯,母亲从房间里冲出来,看到满地的玻璃杯碎片。
“你,李正硕,你怎么又把杯子打碎了?”
然后妈妈猛地把孩子推到一边,自己收拾玻璃杯碎片。这个场景多么熟悉,肯定发生过在很多家庭。
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唠叨,“还让不让人活了,真是的。你赶紧到那边待着去,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又把杯子打碎了!我和你说没说过要小心点。到一边去,被玻璃割伤怎么办。到底还要妈妈再和你讲几遍才行。你以后再把杯子打碎一次试试,记住了没?”
这时候往往孩子就会站在什么哭。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妈妈担心孩子被打碎的玻璃杯碎片割伤,让他赶紧到一边避开,自己一个人在哪里收拾。
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担心和爱护,但是最终传达给儿子的只有愤怒和指责。
妈妈想把爱心之箭射向儿子,却不想用坟墓射中了儿子这个靶子。
就像射箭的时候要考虑瞄准的距离、风的方向,才会拉动弓弦一样,我们对孩子传达爱意也要调整好其中的距离和方向。
漫画《傻瓜》中有一个小场景,完全可以照见我们日常的互动。
从厨房中传出“啪嚓”一声,儿子和爸爸进行了一段对话。
“爸爸,看来妈妈把碟子打碎了。”
“是吗?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妈妈打碎的呢?”
“因为我没有听见她教训别人。”儿子这样回答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