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去耐心变浮躁反而失去更多
1、看影视剧越来越喜欢加速,有时只是听个响,没有慢慢“欣赏”的心情;
2、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下,一切还是讲究“速成、当下”,对于长久持续战获得胜利的决心想都不用想;
3、所以总在提醒自己要保持耐心,像《论持久战》里说的那样: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4、下一步行动:
(1)要坚定按自己节奏进步,不要被外界的“挑战书、激将法”干扰到心态;
(2)有时浮躁失去耐心是因为生出比较心理,识别并处理这种想法,能减缓快速失去耐心;
(3)最关键是要经常审视自己,一旦发现失去耐心,则应先慢下来甚至停下,贯彻“执行当下有利策略,避免不利决战”的原则;
【二】滚动式调用,转化长期记忆效果明显
1、从06月开始,把记录的日志和收获分布成下日、下周、下月、半年,以滚动的形式再回顾,发现反馈的效果挺好;
2、说回学习的模式,我们初掌握或总结出一些知识,由于刚开始记录,所以只存在于短期记忆,如果不能转换到长期记忆,则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忘记;
3、短期记忆转换长期记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复习,反复调用和回顾,见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4、感谢滴答清单,新增加的自定义提醒,虽然不能设置成模板,却解决了多样化重复提醒功能;
5、下一步行动:
(1)铺开后面的复习计划,以一个月度为单元,追进度至08月;
(2)回顾后,也要进行再精简的总结概括,这能让之后的复习更有效率;
(3)把所有的滚动式调用清单,全收录于“工作”清单夹,区分学习类任务;
【三】最重要的是当下注意力
1、之前把各类可花销和调用的“物”,参考为与金钱一样的分配,即投入到最重要的“购买”和花出更大效能,比如时间、脑力、体力等;
2、现在随着观察的案例增多,觉得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注意力”,因为即使投入更多的时间,但只要注意力没完全在当下,效能要大打折扣;
3、当下的注意力也决定了学习的用脑强度,之前提到高强度用脑才是真学习。也只有当下的注意力完全投入,才会进入心流;
4、下一步行动:
(1)既来之则安之,干活做事时要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否完全放在当下,全身心投入的效能最高;
(2)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因无聊而一心多用的事,思考当下的注意力是否过剩;
(3)找行为中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线索,希望认真做的事都能完全调用当下注意力,是聚焦、严阵以待的全神贯注;
【四】重新思考“封闭性思维”
1、在沟通中碰到很多问题,多都出于一方的聆听不顺畅,发现这与封闭性思维有极大的关系;
2、封闭性思维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否定,他们甚至会直接“听不见”其他观点,那个场面有点执拗;
3、在交谈中感受到因自己的观点不能被对方接受,总是生出挫败感,那极有可能是封闭性思维导致,当然要留意“总是”;
4、另有一点区分很重要,就是更多的关心自己观点的对错,而不是从合理、科学、无偏见的去看待;
5、任何人都是独立个体,只要会思考的人,就总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那是一种灰色的封闭性思维;
6、下一步行动:
(1)要明确其实每个人都有点封闭性思维,只是程度的区别大与小,不存在完全开放而不封闭,不然那个人会挺奇怪;
(2)接受自己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思维,意识到这部分时,包容并做出修正,让自己“刻意”开放性去聆听其他观点;
(3)举一反三:给任何界限定义无级强弱,比起一刀切的非黑即白,这会更成熟和合理;
【五】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比想象中更深远
1、做为一个热血番宅男,少有的出门总容易碰到许久未见的倾述需求,安静的扮演一个聆听者即可;
2、许多倾述也成为了观察的案例,要么做为生活、工作、家庭琐事的树洞,要么帮助提问引发对方思考;
3、最近很多事都指向“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里的价值观和情绪,是最容易发现的“传承”,并且这种世袭会从爷爷奶奶直达三代;
4、发现只要自己看不到,就不会留意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可一旦自己意识到,则也很容易觉知这些;
5、想起曾听到的建议:要留意伴侣是否在父亲身上获得足够的爱。可见父亲的稳定情绪,有爱成长的环境,付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的下一代。但不解的是如果家庭有分工,母亲的稳定情绪不是更重要吗?为什么一定来自父亲而不是家庭?我想也许父亲的影子代表着对异性的定义,当时的建议所指,除了影响下一代,也关系着伴侣双方的相处;
6、下一步行动:
(1)从更长远决策,为了下一代,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营造家庭良好的“学习、传承”环境;
(2)要明白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深远,但每个人的当下,都是各种环境的综合体,这也不是非黑即白,仍是混色体;
(3)举一反三,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会有原生朋友圈的影响,原生公司的影响,原生环境的影响,不单一而全面的看待,会更便于认清自己和识人;
【六】“练习”就是增加信任的过程
1、自己有很多练习和学习的经历,后期并没有新添加收获记录,但却发现在执行和调用时变得更从容;
2、意识到练习和学习的过程,是不断肯定,增加信任的过程,这甚至会让信任上升到成为本能动作;
3、学习、模仿、反思,虽也具有引功效,但其中有效果强弱的区别。通过自身的练习,应该是效果最强的;
4、下一步行动:
(1)多练习,增加掌握的熟悉度,能解决执行的问题。可以利用这个逻辑,刻意“练习”执行力;
(2)已知“行是真正的知”,也可以利用多次练习,增加对知的深度;
(3)给“练习、模仿、学习”赋予更多效能,能让自己更重视这个环节,并会更有耐心对待;
【七】把“掌握”分解为知道和做到两步
1、之前总反思自己记录收获转换率不够,所以得出记录(知道)并不等于掌握(做到);
2、在学习区请教了多位UP主,却无人给出“流量外的回答”,最终还是自己找到答案;
3、自己找到答案的过程,也验证了自己的验证,这是由“知道”变化成“相信”的过程;
4、整个过程科学的解释,就是让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转换率是指有多少短期转换为长期。转换为长期才可成为“本能”,那才是真正的掌握;
5、下一步行动:
(1)对于重要的收获记录,写下来只是初步,最重要的一定是“转换过程”,给这一步做好计划;
(2)把“知识习得”分解为两步,知道是第一步,做到是第二步,要重视第二步,并分配足够资源;
(3)明确可以通过多次复习、反复调用,以增加短期记忆的转换,目前就以这为工具,暂不刻意寻找其他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