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去参加了一个活动,是我们学校幼儿园的园长推荐的。我只知道是心理类的,反正是在我们小区,挺方便的。我就过去了。
他们是方子文化的线下课,先是学员分享,然后是新人介绍,再接下来班长总结,之后茶话会,也想让新人报课,整个活动两个半小时。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整个流程听得比较认真。我注意到两点,一是大家过来的初衷,大多是带着问题求解而来,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辍学在家,有的是因为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还有像我这样目的性不是很强,就是来凑热闹的;二是大家的案例分享,每个人在寻求自己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会经历阵痛,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蜕变的过程,只不过每个人的剧本不同而已。
有学员分享自己和老公一出现矛盾,就会回娘家诉苦,自己父亲听到的都是老公的负面信息,所以对他的评价很低,也有怨气。一次两个人都喝醉了,她的父亲就对自己老公说,你会干啥,甚至问候他三代人,贬低至极。她老公在听到对自己的质疑时,觉得羞愧,但是说到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时,他满腔怒火,把家里砸了。她父亲和她也要断绝关系,一年以来,一家人都没有走动。她说,自己特别焦虑,也报过心理咨询,但是都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这个课程后,她学会了向内求,世界上最牛的三个字:靠自己。当自己足够强大,去突破那些所谓的情感羁绊,就能够获取改变。后来,她主动回家,主动帮助父母干活,主动找父亲沟通,她也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态度的变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从每个人的故事中,我们都能获得某个触动的点。这个故事里,我看到曾经妈妈的状态,回娘家会诉说父亲的不是,以至于她和父亲的关系比较紧张,姥姥那边的亲戚也都觉得父亲不靠谱。而我从妈妈的故事里,学会我要尊重自己的丈夫,给足他面子和里子。无论何时,我都是仰仗自己的丈夫的。这个似乎也不是我刻意为之,我可能是比较习惯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去表扬,而这一条在丈夫的身上用得尤其多而已。一开始我们两个也有矛盾,只不过都能互相退让,选择不和对方计较,有什么话不闷在心里。现在的状态是我们互相更加能体谅,似乎比刚结婚的时候更能懂得彼此,珍视彼此。这也和今天他们提到的要仰仗先生不谋而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4070/8bfbbbe801b015db.jpg)
每个人遇到的课题不一样,我觉得基础应该还是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和丈夫的关系,和子女的关系。关系好了,问题就会解决大半。只是自己在没有学习之前,可能意识不到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自己把问题归结于别人的错误,而引发了关系的错位。所以,学习才有了必要。学习是为了对自己多一份觉察。
至于他们说的报课问题,我是不心动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重要的是心里的通透和践行。我目前一是没有太大的难题需要立即去克服,二是我目前的支持系统还是比较多的,老梁读书会可以一起读书,私董会和教练可以探讨心理上的困惑,还有很多的学习机会,让我内在更加丰盈。
对于大家在做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很好的,这也算是一种女性崛起,大家意识到了问题,想要改变,想要突破,想要自救也想要影响更多的人,这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