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稍微自许是个“读书人”的年轻人,应该都看过《浮生六记》,没看过的怎么也听说过。这本被誉为“晚清小红楼”的随笔回忆录,记载了清代乾嘉年间苏州人沈复大半生的生活。全书共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另两卷佚失)。出版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竟有近两百多种版本,可见广受欢迎。
沈复这个人,文章写得是不错,但是从他这些回忆随笔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真不会“过日子”。他出身在士大夫之家,虽然不是巨富,但至少是小康中产之家,却落得个“妻病无钱医,儿女无钱顾”,最后家破人亡,孑然一身的下场。本文试复盘沈复的大半生,分析他何以最后走到这样的地步。
我们可以说,毁掉一个中产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沈复的老婆叫陈芸,被后来的人评为“中国最可爱的女人”。她出身贫寒,嫁给沈复以后夫妻俩举案齐眉很是恩爱。且陈芸很有灵性,虽然结婚后才开始识字,但是进步很快,于诗文方面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沈复这个文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最难得的是一双巧手,一片巧心即使在生活困难时把生活整治得井井有条——夏天荷花初开的时候,陈芸把茶叶放在花心里一夜,早上取出泡制——简简单单的茶叶也喝出了高级感。就这样一个女人,却因为无钱医病过早去世了。
沈复不是中产之家吗,怎么会无钱给妻子医病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徒有文人骨气,没有责任心
沈复家底虽然丰厚,但是自己因为被父亲过继给了大伯,所以名义上没有家产继承权。妻子陈芸死后,不久父亲也去世,他从外地奔丧回家,给父亲守灵七天,这期间没有一个人对他说家里的情况。弟弟怕他是来争家产的,于是把他回来的消息放给债主,债主急匆匆上门讨债,他得知事情原委后心灰意懒,向弟弟表示无意争夺家产,然后转身走了。这样的行为固然很有骨气,大有古人慷慨之风,但也少了血性争心。当时妻子已死,可自己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他为了一时意气,居然抛下儿女自己去了,以致后来在外骇然听到幼子夭亡的消息。
不知道是幼年家庭优渥还是天生如此,沈复这个人对生命是缺乏敬畏的。从他自己无意的描述中就能看出来,一次他游历虞山,听同行的向导说一处山崖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他兴之所至居然挽起袖子徒手攀登,直接登上了山巅。向导感叹“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
北宋苏东坡有个朋友叫章淳,一次两人在山里游玩,在一个独木桥前两人打赌,看谁能走到对面的绝壁上去题字,苏东坡连说不敢,而章淳兴之所至二话不说就走了个来回,在对面题了字,脸上一点波动都没有。苏东坡于是认定章淳日后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这个判断后来真的在苏东坡自己身上应验了。
不在乎自己生命的人,当然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沈复未必比章淳好多少。他游虞山,正是在妻子患病,自己被父亲赶出家门,家庭财政吃紧外出向别人借钱回来的路上。日子都过成这个样子了,仍然舍不得抛弃游玩的爱好,揣着三百个铜子儿玩了一趟。这是一个对自己和对妻子子女都不负责任的人。
2、很能花钱,却殖产乏力,加之没有自己的主见
作为“富家子”的沈复,应该从小就被培养了“花钱的能力”,这也被他自己的记载印证了,而且他赚钱殖产的本事是不及格的。因为出自文人世家,他大半的职业生涯都是靠父亲安排或朋友介绍给官员当文书赚取工资。后来随事浮沉,日子过得拮据起来,曾和朋友合伙摆过书画摊,可也是个不接地气的买卖,于改善生活杯水车薪。他也不是没动过行商做买卖的念头,但是浅尝辄止。后来他有个妹夫叫徐秀峰,从广东回来,看见他闲居在家说:“足下待露而爨,笔耕而炊,终非久计,盍偕我作岭南游?当不仅获蝇头利也“。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是:“你都活成这奶奶样了不是办法,不如和我一起去广东做生意,应该能赚不少”。妻子陈芸也劝他“乘此老亲尚健,子尚壮年,与其商柴计米而寻欢,不如一劳而永逸“。他这才张罗南下经商。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妻子陈芸说的“与其商柴计米而寻欢,不如一劳而永逸”。从陈芸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沈复平常的生活状态是:对拮据困顿的家庭生活一无挂碍,过日子仍然是懵懂寻乐。
到了广东之后,同行的徐秀峰和自己置办的货物很快都卖完了,兜里有了钱就被同乡的三个朋友拉去“打水围”(大保健)。他也没有拒绝,欣然同往。因听不懂广东方言,执意要找一个能沟通的技师,辗转逛了几个“会所”,才在一个江苏场子挑到了合意的,对技师的要求这样多,可见他日常对其他的生活方面的品质也不肯随便迁就的。顺便说一句,本人作为现代人,对古人这种做大保健如“串门子”的行为一点也不羡慕,真的,一点也不羡慕。
让沈复合意的那个未成年技师叫喜儿,因为喜儿长得有点像妻子陈芸所以被他挑中。做大保健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后来沈复隔个十天五天的都会去喜儿那里,他自己在书里说:“一夕之欢,番银四圆而已“,口气倒还像个有钱人。一共玩了四个月,花费“百余金”,好像还挺便宜似的。
如此做派,日后家破人亡,穷困潦倒,难道无辜吗?
如果沈复从此能一直经商做买卖,且买卖顺利,这样大手大脚也没什么好批评的。可是明年徐秀峰又邀他南下经商,他却因为父亲反对而拒绝,重操旧业去做了文书。这就是他没有主见,目光短浅不为日后考虑的表现了。
3、过于慷慨仗义
沈复在钱的问题上虽然懵懂,但是也因此而结交了一些在困难时会伸出援手的朋友。但是朋友在你困顿时的帮助多半不过能让你稍喘口气,不太可能把你从泥潭中拯救出来。与其慷慨仗义结交朋友,不如多花心思殖产兴业,积蓄财富,从根本上减小需要朋友接济的可能。
陈芸去世前的两年,他们夫妻因为一些事被赶出了家门,在陈芸干姐姐家中暂住。当时陈芸的病也稍有好转,沈复无业,和陈芸商量,想去外地找朋友帮忙谋个饭碗,但没有钱做路费。陈芸说你妹夫范惠来现在靖江做会计,十年前曾向你借了十金,当时不够我典当了发钗凑数,你还记得吗?
沈复说我忘了。
夫妻商量后决定去靖江要债,以解燃眉之急。要债的经过十分艰难,如果不是路上遇到故人相助,只怕还到不了靖江。辛辛苦苦来到靖江,不过要到番银二十两,聊胜于无。所以说为什么说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别的不说,要账这件事会耗费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实在太不划算,而且沈复十年前借出十金,参考一下十年的通货膨胀,就算别人一次还了十金,这十金相比于十年前已经大大贬值了。
沈复靠着要来的这点欠款,找朋友谋了一个刊江贡局文书的职位,“这口气”算是喘过来了。过了一年,把陈芸接到刊江,临走时陈芸的干姐姐送了一个叫阿双的小仆随行,帮忙打理一些家务。可是过了几个月,贡局裁人,沈复再次失业,又赶上陈芸旧病复发,来势凶猛。小家庭重新陷入了借钱度日的困顿。没办法又去了一趟靖江找范惠来。回来当天就听陈芸说昨天阿双席卷财物逃跑了,这又给本就困顿的家庭罩上了一层寒霜。从此陈芸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不治身亡。
贫贱夫妻百事哀,人一生难免要碰到很多坎坷,而能帮助人度过坎坷的,说到底还是钱。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要早规划,多积累。陈芸死后,沈复又慷慨地把留给亡妻迁坟的二十两银子借给了一位朋友。
沈复自己写道:“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
你道今儿个是小人作乱,祸从天降。不是,不对!是咱们自个儿,一步一步,一步步走到这步田地里来的!报应!报应!——程蝶衣《霸王别姬》
如果你想毁了自己的中产生活,那就去学沈复,生活上倥倥偬偬,金钱上懵懵懂懂,到头来是一场空,摆弄点笔墨,卖一点现世的苦情,赚一点后来人的眼泪。至死不悟是“自作孽“。
浮生为欢若梦,必有不虞之灾。沈复之流,不堪同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