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号,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线上大讲堂开展的《学校课程方案设计》的讲座,主讲人朱伟强教授的很多理论和观点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教师必须领会到学校的课程方案设计意图,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课程方案中的种种具体要求。
朱伟强教授指出,学生最终获得的现实课程是通过多方协作得到的,首先,课程的设计是根据国际或者地方颁发的课程标准或课程方案来设计的,而在各个学校的授课过程中,设置为学校的正式课程,需要学校能够领会到课程的设计意图;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理解的课程决定了教师会把课上成什么样子;而通过师生课堂上的共同运作,才能形成学生最终获得的现实课程。结合数学学科来看,我校的数学学科在一二年级设置为一周四节,而在三到六年级为五节,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师要溯本追源。
所以,在课程实施层面,教师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宏观把握,从而使课程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呈现。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学期的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对学生提出的需要在课程中获得的具体技能、对教师提出的要在教学中达成的具体目标做了详尽阐述的文件,它好比航行中的风向标,为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指引着大方向。其次,教师需要仔细钻研单元的教学方案。虽然单元与单元之间未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一个教学单元内部一定是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的,从知识基础到难易程度,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的。所以,做好单元备课是很重要的,这样是把自己立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俯瞰整个单元的教学,比起闷头行路,这样从广角视野来分析接下来教师要带学生去往何处,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更有帮助,更有利于教师把握整体的教学方向、节奏、速度和处理知识点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再次,教师要详细备好课时的教学方案。如果说学期的课程纲要是一整个冒险王国的地图,单元整体备课是立在山头分析接下来一段时日要走的路程,那么,课时的具体教学方案就是指引我们穿过那些山间林中小路的提灯。具体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细节是非常多的,有易错点、易漏点,有具体的数学活动的操作指导,有同一知识点下的不同情况分析,等等。课时的教学备课就是把所有需要教师注意的细节都尽可能的准备完全,以便于应对各种课堂中生成的情况,当学生在课堂上生成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更好地灵活应对,见招拆招,从而使课堂更自然、更加以学生为本位。
除了考虑课程设计上的问题,朱教授讲到的另一个点也令我陷入深思。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考虑这些吗?不是的,既然是以学生为本位,那么教师必须把本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放在首位。比如,在新授一个知识点时,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程度和认识水平时高时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此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思考和研究的。在分析了学生特点与需求,设计了多维层次的备课之后,教师还要考虑吧可利用、可到的课程资源有什么。是只依赖于课件?还是课堂生成板书?还是准备多样的教具?亦或是引入数学文化和输血史?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慎之又慎的,毕竟新授课对于一个班的孩子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课堂设计做到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