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就是一团迷雾,或者有人一直在迷雾中生存,我们看不清方向,看不清对面的人,更不清自己。
“啊!啊!我还活着?”长清大喊着,泪流满面。他喝了酒,应该是醉了,被妻子和弟弟拉到卧室去睡觉。
“一边玩儿去,滚蛋,都滚蛋,别管我…”
把人赶出去躺父亲床上,可他睡不着,睁着大眼瞪着天花板,胸中的悲悽感不断涌出来,不喊就要被撑死了。
刚才在父母亲面前的表现好像不是自己,大喊大叫的样子要酒,把父亲气得直打哆嗦,还摔了筷子,不就想再喝点啤酒吗。
本来是好事,周末全家聚一下吃个饭。可是自己中午在外吃饭偏偏遇上了冤家,多喝了两杯,说了些什么忘记了。
“啊啊啊!”他又大叫几声,可是没有人理他,一道门阻断了所有信息,只听外面嗡嗡呀呀的声音,是妻子在告状吧,管他呢,反正自己醉了,多好的遮盖布啊!多少次了自己只能在醉了后才能大声喊喊,心里的委屈、愤怒要把胸膛挣破了。
颜欣听到了长清的声音,公公婆婆肯定也听到了,小叔子长玉和弟媳米悦也一定听到了,他们没听过,自己却已经习惯了,习惯了。
苦笑着压回欲流的泪水,其实哪还有泪啊,早流干了,为了这个家,为了女儿能有父亲,她忍了几十年,如今女儿就要研究生毕业了,可是丈夫还象个没长大的孩子。
“先不管他了,大家吃饭吧。他就这样,每次醉了都会闹一场。”颜欣给公公拿来筷子。
“怪不得津津每次不让爸爸多喝酒呢。”米悦同情地看了看颜欣。
“津津有时说给你们退货,你们还不信。”颜欣对着公婆笑着说。
“第一次见他这样,真是气死我了。”婆婆拍了拍胸口,“不管他了,咱们吃。”便坐下来招呼大家落座吃饭。
米悦想起侄女曾经说过爸爸喝醉了总是闹,她已经习惯了,她和妈妈改变不了爸爸。大家眼睛里长清哥是个好人,孝顺,懂礼,对女儿好没得说,可是醉了就变成另一个人。
“啊啊”又一声声喊。
“给他端杯水吧。”婆婆坐不住说话了。
“他不喝水,每回给他水都不喝。”虽然说着不喝,颜欣还是倒了杯水端进屋。
“睁着眼呢,不喝水。”颜欣坐下来,低眼看着桌子上丰盛的菜,公公婆婆一定忙了一天。
大家没滋没味地吃着。
“以后真不能让他喝了,谁也别让酒了。”长玉说了一句。
“年龄越大越不能盛了。”颜欣接着说。
第一次吃饭时公公婆婆没喝酒,米悦心想,还是事实有话语权,以前说不喝酒好像要死人一样,这次他们看到了才相信儿子这样,还背后说嫂子不关心他,嫂子一说话他们总偏心儿子,这次是个例外。
也许正是偏袒溺爱才造成长清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人的表面现象有时只是个虚幻的样子,可是是什么样的力量维持这一生不改变呢?
米悦陷入沉思之中,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她在这个家也二十多年了,慢慢从局外人融入进来,慢慢理解每个人。
长清要受怎样的委屈才显得如此憋屈呢?他需要借酒的力量抒发心里积压的情绪,喊出来叫出来,他就舒服了。而下次遇到心里憋屈了又想到酒,这就是酒瘾的形成吧,时间长了成为身体的一种需要,一种召唤。
如果没有酒,许多负能量就压抑在身体成为病吧,除非找到另外的出口,因为情绪需要疏泄,这也是长清有时口出粗言秽语的原因,他只对嫂子这样过,嫂子习惯了不搭理他,有时还故意怼他一句。
长清从小在父母面前得不到好的教育引导,公婆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他的工作并不顺利,嫂子能给他助力吗?
恍然大悟一样,米悦心中想到那句话:没有一个灵魂不是孤独的。
(待续)
网友评论